水陆胜会要义(伍 参加水陆法会者应具备的条件和心态)

 

发布: 2014-07-15 17:35:05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湛山精舍   

 

一、皈依三宝 清净三业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参加水陆胜会,我们首先要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成为一个皈依佛、法、僧三宝和受持五戒的佛弟子。因为在参加打水陆时,只有能清净持戒,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体验水陆法会的殊胜意义。

 

  如果信众只是抱着去赶热闹的心态来参加打水陆,在道场里身心不清净,以致妄念纷飞、烦恼不断的话,在参加法会的过程当中,就很难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无论我们参加打佛七也好,禅七也好,或者是像现在参加《梁皇宝忏》法会也好,都是要用清净心来修行,才能感应道交。这样,就有一种身心欢喜的感受,在佛教来讲,这叫做「法喜充满」。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为什么要受持五戒呢?因为唯有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成为正信佛教徒后,佛弟子方能依循佛法正确的修行之道,皈敬三宝,奉行五戒十善,自发性地如法修行。由于三宝弟子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有正当的见解,在行为造作上,自然便有正当的思想意念、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行为了。

 

  因为水陆佛事是表法的,如果身不清净、口不清净、意不清净,那就很难跟水陆法会的殊胜意义相应。佛教注重理悟,即透过事修来领悟佛法真理的涵义。就像礼拜《梁皇宝忏》、参加水陆法会、打佛七、或者是参加禅七等行持,这些都是事修。通过有形有相的法事仪式,可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心力集中,随着《水陆仪文》,思惟其中的涵义。

 

  什么叫做「理悟」?什么叫做「事修」呢? 「理悟」,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惠能大师这首偈语里,我们就能悟到空的境界。

 

  为什么五祖把法传给惠能大师呢?因为惠能大师在理上大彻大悟了禅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是不可说、不可说的,是空的境界。但是,我们要从空出假,就正如神秀大师的偈语所讲的:「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事修」。

 

  这就说明了「空」是要通过「有」来领会,事是依理而成,理是依事而显的道理。打水陆,也是如此。通过种种佛事仪式程序的事修,来显示佛法的义理。通过打水陆在礼拜诵经的事修当中,认识佛法的理论和实践法门,在行解并重的体证后,方能让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虽然平常没有因缘吃素,但是最好是在过新年大年初一这一天吃素;平时,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也要吃素。因此,在初一、十五这两天,不管是在庙里或是在素菜馆,都有很多吃素斋的人。这表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让大家知道,在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这些吉祥的日子持斋,能清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所以通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令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得到清净,业障消除。如果「业障」现前,因为往昔的罪业把我们障碍住了,无论是拜佛或诵经也不如法,往往是人在心不在,以致杂念纷纭。

 

  举个例子来说,像今天晚上的佛经讲座,许多人都想来这里听闻佛法,但有的人,却没有这个因缘。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有的可能是因为临时感到身体不舒适;或是下班后太累了;或有好多其它障碍的缘故,而不能闻经。

 

  再者,今天晚上能够因缘具足来听经的人,有的一听就明白;有的虽然一直用心在听,但却不能明白其中的妙理,这就是因为每人的业障不同,慧根也就不一样。如果我们的业障能够消除净尽的话,用清净心来听讲佛法,心悟神会,自然一听便懂了,就会悟入佛之知见。

 

  同时,当我们的业障消除后,福报就自然增长了。因为当下生起清净心,心里所想的、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大众,都是很有慈悲心,便绝不会去做坏事。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意思是说,当你心清净时,便不用持戒。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持五戒,就是因为心不清净。倘若修行达到了佛菩萨境界的时候,戒律根本是不需要的了。

 

  我常讲,如果你是一个吸烟的人士,看见「禁止吸烟」这个牌子,哇!知道在这个地方不准许吸烟,你就要在这里忍足两三个小时。忍完之后,直到离开这个地方后,才能到外面去抽烟。但如果你是个不抽烟的人,纵使挂上十个『禁止吸烟』牌子,对你来讲,却是不增不减的,对你是毫无影响的。在此,希望大家切勿误解「心平何劳持戒」的真义,错误认为,我的心平就可以了,便不需要去持戒,持戒干嘛?

 

  或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心中有佛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吃素呢?为什么还要拜佛呢?为什么还要诵经呢?」上述错误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通过持戒、礼佛等等的事修,才能够让我们的身心清净,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时常自我反省:「我们的心,是否已经达到与诸佛菩萨清净无染的境界呢?是否已经明心见性呢?」

 

  明心见性,就是我们透过学佛修行,去妄显真,佛性现前,就能「明悟自己本有的常住真心,彻见本有的佛性」。当我们真正达到见性的境界后,才可以不用去做事修的表面功夫。在此,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

 

(一) 皈依三宝

 

1. 皈依佛

 

  「皈依佛」,就是我们的身心皈依于佛陀,恭敬的皈投依靠佛陀,正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那佛陀就会时刻慈悲加持着我们,如同点灯一样,点亮了我们心中的明灯。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但却并没有点亮。因此,需要佛法来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佛陀的言教,能够指引我们找回自己本有的清净自性、如来藏、妙真如心,让我们走上成佛的光明大道。对于佛教徒而言,皈依佛是非常重要的。

 

2. 皈依法

 

  法水,能够洗涤人们心中的贪、瞋、痴,烦恼垢秽,精进学习,净化自己的心灵,令身心清净,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最苦的,就是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了期。生死,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我们做儿女的,在生日当天吃素,就是报父母恩的最好方法之一。正因为这一餐的食素,因而少杀生。试想一想,十家、百家、千家、万家,都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吃素,世界上便会因此而减少许多的杀业。这样做,无论对自己、对父母而言,都是大有利益的。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吃素是非常时尚的环保,对整个地球的环保是大有益处的。所以皈依法之后,我们就能依正法修行,生活便会因此而更加美满幸福,身心因此而喜乐自在了。

 

3. 皈依僧

 

  「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和乐清净的僧宝。佛教,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佛像,有经书可以读诵,还有出家人带领大家修行。出家人的职责,就是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广度众生,代释迦牟尼佛来宣扬佛法的真理,把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所以,我在这边跟大家说法,要坐得比你们高,还要端身正坐来讲法,为什么呢?因为我坐在这里,是代释迦牟尼佛将其所发现的真理,告欣大家。我们听到这个法以后,要生起一个稀有心、欢喜心、恭敬心和感恩心。

 

  释迦牟尼佛说,祂不是真理的创造者,而是真理的发现者。这跟其它宗教的讲法,是不一样的。真理本来就存在,需要有觉性和智慧的人,去发现它。真理,不是哪一个人创造出来的,真理本来就在那边,法尔如是。所以,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说他是万能的主宰。而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真理的创造者。这启示了大家,既然佛可以发现真理,人人也可以发现真理。每一个人只要通过用功修行,都能够明心见性,都能够成佛。

 

  出家人,是代表诸佛菩萨宣扬佛法的真理,让迷惑的众生,能够依法修行,得到究竟的解脱之道。所以,我们要亲近佛、法、僧三宝,学佛修行。佛教修行的途径,有八万四千法门。通过修学佛法以后,从五乘佛法的人天乘、到声闻、缘觉、菩萨,最后成就佛乘,这是我们学佛的最终极目标。

 

  作为一个出家人,所谓「舍家弃欲,行做沙门」,要有很大的勇气,才可舍去世间的一切,发心修行,把整个生命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众生。所以说,僧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恩重难报,僧宝恩重如山。因为出家人以悲心弘愿来宣扬佛法,带领大众一起修行,帮助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如果想要知恩报恩,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报得完的。所以我们佛教有个传统,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有一个隆重的供僧法会,在家居士随心随力来表达对僧众的一个恭敬心意,护持供养僧宝,能够积聚无量的福德。

 

  试想,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当初如果没有性空师父、诚祥师父、乐渡师父三位开山长老在四十多年前,发心立愿来到加拿大弘扬佛法,我们今天便没有这么庄严的佛教道场,大家就没有听经闻法一起来修行的机缘。中国好多寺庙的高僧大德,都是发大愿度化众生。寺庙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步扩建发展。不仅过去在印度,在中国如此,现在在加拿大更是如此。

 

  我常讲,举凡造佛像、建庙、护持佛法等等的善行,这叫做功德投资。我们发心把寺庙建起来,把佛像供起来,让别人得到佛法的利益,寺庙将来愈来愈多人去学佛修行,他们在寺院中能够离苦得乐,转迷成悟,那么发心资助建造寺院和供奉佛像的护法居士们的福德便更大了。就以正在加拿大安省的Peterborough市筹建中的「加国佛教五台山」为例,倘若建成之后,不仅会成为北美一个重要的佛教胜地,也将是一个别具有中华文化风格的建筑物。以后,当各地游客到多伦多来时,就会想到加国佛教四大名山,想要去参访朝拜,因而种下菩提善根,这个功德,是非常之大。正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所以,僧宝是信众们的无上福田,寺庙就是法身慧命皈依的好去处。

 

  每个人都有两种生命:一个是肉体的生命,另外一个是法身慧命。一个人如果光有世寿的一期生命,不一定有价值。生命要有价值,必须有法身慧命。了解佛法,有了智慧,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明白如何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那么,生命中的每一天就活得更有意义。所以,皈依三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 受持五戒 三业清净

 

  五戒是什么?为什么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1. 不杀生可以得长寿

 

  中国俗语常说:「仁者必寿」,这说明了心地善良的人,能够得长寿。或者也许有人会问,这个人常常放生、护生,做好多善事,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短命呢?我们要深信佛教所说因果报应,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不过是时辰未到而已。

 

  佛教讲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三时报」之分。

 

第一、现报

 

  就是说,如果做了一件善事以后,可能马上就得有效应。比方说,你帮助了一个人,过了几天他赚到了钱,回过头来回报给你。又或是在这一生当中即得到善报,这是「现报」。

 

第二,生报

 

  是在这一生还没有机会看到效果,要到下一生才会受报,叫做「生报」。就是要等来生,下一世才有回报。因为善的种子,是要有善的因缘、环境条件具足以后,这个善的种子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有时候要等到下一世才看到回报。

 

第三、后报

 

  就是等到下一生也不一定可以看得到,要再过了多少生、多少世以后,甚至到了多少个劫以后,才会得到回报。

 

  由此可知,做一件善事,不一定在这个时候就会得果报。同样的,做坏事也是如此。例如,你看到有人在这一生中作恶多端,却还很逍遥,又长寿,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生所造的业,被以前做的许多善事盖覆着了。也就是说,坏的业种,还未现前。等到他的福报享尽以后,来生的恶果就自会现前了。之所以跟大家讲「三世因果」报应的道理,就是要让大家对因果更有信心。佛法讲「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法界的任何众生,不管你是人,还是佛菩萨,或是四圣六凡,在因果面前都是完全平等的。

 

  现在看到众生千差万别的遭遇,看到家里的兄弟姐妹,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每一个人的福报和生活遭遇都不一样,为什么呢?是因为各人的业因不同,所得的果报亦不一样。所以,当自己处在逆境当中,不要去怪罪别人,更不要怪罪父母,为什么妹妹生得这么好,这么聪明漂亮,作为姐姐的我却是这么辛苦潦倒。千万不要埋怨任何人,而是自己要去寻找出其中的因由。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佛法的道理。你若想要有健康长寿的果报,便要养成慈悲心,不要杀生造恶业,以培植善缘的果报。

 

2. 不偷盗可以得财富

 

  有的人,嫉妒邻居富有,患上红眼病,想尽办法去把别人的东西偷走,不让他们生活得这么好。像有这样坏念头的话,便造了不好的因,将来定会得到不好的果报。唯有明白不偷盗的道理,能够布施、行善去帮助别人,福报便会愈来愈大。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缘果报道理。若想要得到财富,就要明白,不但不可偷盗,更要行布施。随时随地去帮助别人,自然就会拥有无量的福报和财富。

 

3. 不邪淫得家庭和睦

 

  从佛教的戒律来讲,在家的男女居士,除了夫妻之外,不能有第三者的婚外情,唯有严持不邪淫戒,家庭才能和睦。相反的,便会破坏别人的家庭,将来也会有人来破坏你的家庭,这就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

 

4. 不妄语可建立诚信

 

  如果一个人讲话没有信用,或是两舌、恶口、绮语,经常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谁会喜欢听你讲话?谁会相信你呢?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讲,说清净诚实之语,讲一些有意义、利益大众的话,更不可搬弄是非。也就是说,不要「两舌」,在这边讲一套,又在那边讲一套,唯恐天下不乱,制造矛盾,这是最要不得的行为造作。当别人发生争执矛盾时,我们要诚心去劝解,让大家和谐相处。所以,不妄语便可受人尊敬,得到好的名声。

 

5. 不饮酒得身心健康

 

  我们希望身体健康,就不要喝酒。酒喝多了会伤肝,对身体伤害很大;喝酒多了会乱性,乱性以后便乱讲话,然后杀、盗、淫、妄,什么都来了。作为一个佛弟子,当然也不能吸毒,更不要去赌博。吸毒、赌博、抽烟、喝酒等等,都是不好的习惯。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五戒以后,自然不起恶念,也不会造罪业,心自然而然就能很平和,三业便能清净。

 

  水陆法会,是一个很隆重的法事活动,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场面很盛大,但也是在考验一个修行人的心境。虽然外在很多人、事、物,让人眼花撩乱, 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一定要清净,心不能纷乱,这就是一种境界。法会期间,很多人来参与,有些人看到哪个人不对,哪个人有问题,忍不住讲是讲非,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修行的人。

 

  真正的修行人,就应该像《六祖坛经》所说的「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过。」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在道场里面,只看到佛菩萨,只听到佛法的声音,心里面都是观想诸佛菩萨,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这才是最如法的。

 

二、六根清净方为道

 

  唐朝布袋和尚的禅诗中说:「六根清净方为道」,我们六根清净了,方能真正的修道。这个「道」,是什么?就是佛性。我们在七天里面通过诵经、拜佛、念佛、持咒、唱诵、听开示、供养等各方面的事修,来让心清净下来。倓虚老法师说了一首非常好的偈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他说:「眼观庄严佛相,耳闻佛号宣扬,鼻嗅供佛香气,舌念佛感十方,身礼无上佛陀,意想往生西方。」

 

(一)眼观庄严佛相

 

  在水陆法会里面,我们每天会看到好多庄严的佛像。在2014年六月份在湛山精舍打水陆的时候,我们将会把收藏了四十多年的七十三幅水陆画,在内坛挂起来。其中包括供奉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画像,让大众瞻仰、礼拜、供养。大家每天所看见的,皆是清净庄严的佛菩萨像。因此,便可称为「眼观庄严佛相」。

 

(二)耳闻佛号宣扬

 

  水陆法会期间,我们每天所听到的不是「人我是非」,或是其它没有意义的声音,而是聆听清净佛号。佛号能够净化心灵,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所以,湛山精舍每一年都有打佛七,刚开始第一天、第二天,好多人感到盘腿盘到腿酸痛,坐得不舒服,大家到寺庙过集体生活,感到不习惯。但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就开始尝到甜头了。到了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一转眼时间飞逝,离开的时候,各人会感到依依不舍。为什么呢?因为得到了法喜。每天耳朵里只听到「阿弥陀佛」圣号,睡觉的时候,佛号也就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就是在打完佛七回家睡觉的时候,还感觉到仍在念佛,就是把佛号的声音念到第八识田里面,所以念到不念而念,口虽没有念,但是从心里念出来。

 

  我们念佛人,时时刻刻一直在念佛。如果没有妄想,没有执着,就会念而无念。念的时候,不知道有能念的我和所念的这个佛号,要把这个心跟佛两者连在一体,就会念而无念,最后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不论在哪里,在做什么,「阿弥陀佛」圣号,自然会常在我们的心中浮现出来。

 

(三)鼻嗅供佛香气

 

  不只是「眼观庄严佛相」、「耳闻佛号宣扬」,鼻子嗅到的,同样是供佛的香气。为了对佛菩萨表示恭敬,以灯、水、香、花、果、宝等来作供养。因此在法会期间,鼻子所嗅到的,都是清净美好的供佛的香气。

 

(四)舌念佛感十方

 

  我们的舌头不讲是非,只有念佛,用心的念佛,十方一切诸佛都能够感应得到。因为佛经里面说:「一佛就是多佛,多佛即是一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念一句佛号,就等于念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还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佛,全都念在一声佛号里面。所以虔诚专一的念,把佛念到心里面去,就是「舌念佛感十方」。

 

(五)身礼无上佛陀

 

  我们有这个难得宝贵的人身,不要去杀生、偷盗、邪淫,而是要用这个身体来礼佛、拜佛。以恭敬虔诚心拜佛,去除自己的贡高我慢。人大都会有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很了不起的习气。但是在佛的面前,就会感觉自己很渺小。所以,叩头礼佛,就是去除贡高我慢的心。

 

(六)意想往生西方

 

  我们意念中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修行人,不管修什么法门,最后都要求生净土。天台宗有两句话:「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例如,在讲《金刚经》、《楞严经》,或是《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是用「五时八教」的经典教相判释方法,有条有理的来跟大家分析、解说经中佛法的义理。

 

  但在实修方面,我们绝对不会忘记念佛。因为唯有念佛的人,万修万人去。念佛法门,不但是靠自力,还靠他力。 「他力」,就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的大愿力。只要一心念佛,在临终时,就能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由此可知,我们平时不忘念佛,在临终时不要害怕,修行好的话,自己能够作主,临终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不恐惧、不害怕,心里只要念「阿弥陀佛」圣号,因缘好的话,有法师或同参道友,在临终时前来助念、开示,提起亡者的正念,肯定能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念佛是最殊胜的修行法门。

 

(七)行人承佛摄受

 

  我们修行人如果按照上面倓虚老法师所讲的话去做,就能承蒙佛的摄受,临终必登莲邦。到临终的时候,不会惊慌无措,确知道将去的,是一条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听闻阿弥陀佛讲法,证到不退位,得无生法忍。这个时候有了定力,便可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一切众生到极乐净土去。

 

  所以,在水陆法会期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提起正念,保持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就能够如如不动,不被外在万变的境界所转。

 

  心为万法之根本,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心。唯有心清净,六根才能清净。现在所有的烦恼、痛苦,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某个人或某件事给你带来的麻烦,其实,真真正正的烦恼根源,不是外在境界或别人给予的,而是源于自心。

 

  想一想,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好多人都不会生气,唯独自己会火冒三丈呢?这是因为各人的修养不同,「心为万法之根本」之缘故。经云:「心为法本,心中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你心里有不好的念头,去造恶业,便会受苦果。那么,「心为法本,心中念善,福乐自追,如影随行。」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白了心为法之本,心中有个善念,行为也是善良的,自然而然可得福报,快乐也随之而来。

 

  所以,福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我们常常听到有一句话,说:「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得到了,也不是你的。」这是什么的道理呢?因为你没有修这个因,就得不到这个果,不是可以强求而能得到的。

 

(八)转识成智 转凡为圣

 

  借着参加水陆法会的殊胜因缘,我们要把这一颗心修好。怎样才能把心修好呢?就是要「转识成智」。 「识」,是分别识。我们凡夫常有很大的分别心,喜欢这个,憎恶那个,在分别识里面打转,那就生起无穷的烦恼。倘若能转识为智,有了智慧以后,心里面清净、自在、解脱,看人处事就不一样了,就能够超越。有智慧的人,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诸法的真相,而不起分别执着。

 

  至于「转凡为圣」的意思,是转六凡成四圣。即是说,我们要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各法界,转成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圣者的境界,才能够超生脱死,得到真正的解脱。这一个心,是非常的重要。打水陆,就是要修我的心,转凡心为佛心,转妄心为清净心。若能如此,参加水陆法会的功德,不仅是超度亡灵,同时也会让自己的智慧增长。

 

三、生起圆满的功德

 

  参加水陆法会,我们在拜忏或是听闻经典时,要有「感恩心」。感什么恩呢?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慈悲发愿来普度我们。因此,我们才有这个机会接触佛法。当我们明白,佛菩萨对我们这么好,这么慈悲,把我们当作自己儿女一样来度化教导,心里便充满了感恩。像观音菩萨多么辛苦,「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所以每当我们看见观音菩萨圣像时,都应该用敬仰恭敬之心叩头礼拜。因为祂不辞劳苦,大愿度众,救度了无数众生。所以,每个人看到观音菩萨,都满怀感恩的心。

 

  其次,是要有「平等心」。就是借着水陆殊胜法会因缘,不但要度我们自己的历代祖先和过往的六亲眷属,同时也要普度一切众生。不论跟我们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是我们的亲人或是怨怼,都要平等的普度他们。随心随力所做的,就是功德。这里面所讲的功德,就是要有感恩心、平等心,发这个愿来普度一切众生,让大众离苦得乐。

 

  大家都应该将参与水陆法会的欢喜赞叹与平安的功德利益,回向给家人、亲友以及全世界所有的人。不只是自己个人所得,更要「普皆回向」,回向全世界所有众生。那么,你的功德就更大。如果自私自利,功德便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