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胜会要义(拾佛事内容-外坛体现修行的纲要)

 

发布: 2014-07-15 17:34:40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湛山精舍   

 

  归纳外坛里的总计设有:梁皇大坛、法华坛、净土坛、诸经坛、楞严坛、华严坛等六个坛场。这六个坛场,充份体现出佛法修行的纲要。佛教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修行法门这么多,要怎样去学?怎样去了解呢?我常跟大家讲,虽然法门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只有四种修行,就已包括了佛教的八万四千个法门。这四种修行,就是:禅、净、密、律。

 

1. 禅:

 

  「禅」,就是坐禅,参禅。在《楞严经》里面,是教我们禅定的境界。

 

2. 净:

 

  在净土坛里,每天念「阿弥陀佛」。从早到晚,心里都不离「阿弥陀佛」。心里多一句「阿弥陀佛」,便少了一份杂念。心里多一份光明,便少了一份黑暗。如果有烦恼的话,一整天念「阿弥陀佛」,或是三天念「阿弥陀佛」,一个星期念「阿弥陀佛」,这样就能够改变自己的思想,断除心里的烦恼。如果能够七天坚持,就像打佛七,在七天里不断的念「阿弥陀佛」,妄想就没有了,业障也消除了,智慧就自然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常在回向的时候,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当烦恼去除了,智慧便显现真明;「普愿罪障悉消除」,希望把罪障全部都消除掉了;然后「世世常行菩萨道」,唯有世世都行菩萨道,最后才能成佛。所以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要在心里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常常在心里保持着这个正知正见。

 

3. 密:

 

  「密」,就是咒。咒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六字大明咒》、《往生咒》、《药师咒》、《大悲咒》等,在七天里面不断的念咒,特别是在楞严坛里面,就持念《楞严咒》。还有,中国历代的高僧大德,都常受持《大悲咒》,非常灵验,能消除心中的烦恼,增长智慧。打水陆法会也好,或是打佛七也好,要洒净净坛,就是念《大悲咒》,包括我们常打坐、诵经、做法会的地方,都要念《大悲咒》。

 

  佛教里的一经一咒,是相当重要的。 「一经」,是什么?就是《心经》。 《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已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代时教的要理,都包含在其中。请大家想一想,二百六十个字,就把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典的道理,都涵盖在《心经》里,可知《心经》有多么重要。

 

  「一咒」,说的就是《大悲咒》。 《大悲咒》念好了,就能够代表一切咒。 《大悲咒》,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比《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往生咒》、《药师咒》等长一些,但是相对于五会的《楞严咒》,就简短很多。 《大悲咒》,可以说是不长不短、方便持念的一个咒。所以,大家有空最好常念《大悲咒》,对我们极有好处,在水陆法会大坛施放焰口,也是密部修行的体现。

 

4. 律:

 

  「律」,就是戒律。在水陆法会里面,一切都要如法如律,遵守威仪规矩,切不可开玩笑或大声喧哗,要轻声细语,轻步行走。来水陆道场主要的目的,是借着佛、法、僧三宝,慈悲加持,来超度受苦受难的众生,所以必须认真肃静。

 

  禅宗里有一句话,说:「没有开悟之前,如丧考妣;开悟以后,也一样如丧考妣。」这个意思就是,还没有成佛之前,就像一个孤儿在苦海里面,失去了父母亲人,受尽苦难;开悟以后应该是开心快乐,解脱自在了,那么又为什么要难过呢?因为自己虽然已开悟,但想到还有很多众生在六道里受诸苦折磨,无法解脱,极需要我们去救度,心里面也很难过。

 

  水陆法会的整个外坛,就是让大家体验禅、净、律、密这四种修行。如果每一个人在这七天内,很虔诚的参与水陆法会,就等同在修禅、净、律、密四大法门,心会很安定,体会到佛法的殊胜。

 

  有些人参加完法会以后,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像在赶热闹一样。但是有的人参加了法会,感动得想哭,甚至涕泗纵横。为什么呢?因为受了佛的这个「法」,就是佛的心跟我们的心,心心相印,相连在一起,得到受用。一般人被妄想、执着盖覆了真如本性,没办法跟佛接心。如果我们能万缘放下,一心修行,修到明心见性,清净心现前,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清净心,对应在一起,这就叫「心心相印」。这个时候,便能感应道交。所以,每一次水陆法会,都有瑞相显现,好多人都感到佛法不可思议,我们参加法会的人,功德也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