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胜会要义(玖 佛事内容 -外坛)

 

发布: 2014-07-15 17:34:45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湛山精舍   

 

  《水陆仪轨会本》佛事内容分门别类,无论是堂司门、铺设门,经忏门,乃至香灯、鼓钹、纸扎、纸张、斋供、供事、杂务、用具、书记等,分门别类,各门的布坛修设庄严,修斋仪轨,法事所需,一一咸备。透过水陆修斋法事的种种事相仪轨,让参与胜会的修斋大众随文入观。领悟「事是依理而成,理是依事而显」的道理,明白到事修与理悟的重要性。所以,水陆胜会法事兼备有教观的指导和大乘法义的修持实践,其中也就包含了教化和接引的功能。

 

  所以,印光大师在《重刻水陆仪轨.序》赞叹,说:「究其(《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纂述,与其修设,则一代时教,一切诸法,无不备举而读诵修持焉。故其法门广大,利益宏深,不但使六道凡夫,顿脱业缚,亦兼令三乘圣人,速证菩提。」由此可见,水陆胜会之殊胜。启建内外坛整体的法事,藉由众多参与不同角色的僧俗四众成员,在事与人的配搭上,各竭诚尽敬,各守职责,和谐运作,来成就一场圆满的殊胜法事。

 

  水陆胜会的经忏门,分内坛、外坛等坛口,共需七昼夜才能功德圆满。外坛,依道场场地的大小,可分大坛、华严坛、法华坛、楞严坛、诸经坛、净土坛等,每坛都同等重要。内外坛整体的佛事,总名为「水陆法会」。

 

一、外坛

 

(一). 外坛佛事,共有七天,设坛六处,其中包括以下坛场:

 

1. 梁皇大坛

 

  礼拜《梁皇宝忏》二十四部七永日,并依《仪轨》,施放瑜珈焰口、斋天、放生、普佛,超度功德,广大无边。就像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我们在大殿里面礼拜《梁皇宝忏》,但打水陆就不一样,水陆场面盛大,除大坛之外,其他诸坛同时进行法事。

 

  大坛做什么佛事呢?大坛里面总计有廿四个出家人,香灯不在内。在法会开始的前一个晚上,要熏坛,或叫做「洒净」。就像我们湛山精舍在每一年佛七之前,都要洒净净坛。水陆法会,一般在前一天的下午熏坛。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礼拜《梁皇宝忏》。所以,《梁皇宝忏》在水陆法会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第一天至第四天,每天各拜两卷半。第五天,诵《金刚经》各五卷。第六天,要诵《药师经》,也是五部。到了第七天,要诵《梵网经•心地品》各二卷。所以在大坛里,除了拜《梁皇宝忏》之外,还有诵《金刚经》、《药师经》和《梵网经》。

 

  《金刚经》为什么这样重要呢? 《金刚经》是破相,「破一切相,显一切法」,让一切众生能够开大智慧,所以佛法妙就妙在这里。我们讲佛法,跟西方人的思惟是不一样的。西方人讲话,首先要有个statement,一个立题。我们佛教里面是不立一法,在破一切法中,而显一切妙义。消灾的时候,要诵《金刚经》。有人往生的时候,也要诵《金刚经》。为什么呢? 《金刚经》代表智慧,破除我们的妄想执着。在破里面显一切妙义,这是佛法最精妙之处。

 

  《药师经》代表什么意思呢? 《药师经》,就是消灾延寿药师佛的法门,希望大家健康、长寿。虽然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合的身体是空的,是假的,但是我们要借假修真。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不长寿,怎样修行?怎能积福?怎么样来开智慧呢?所以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也是修行的助力。

 

  另外,在第七天,最重要是诵《梵网经》。 《梵网经》,是一部戒经,是讲戒律的。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给我们留下三句话,请大家不要忘记。第一句话,就是他出生到人间来的时候,脚下踏着七朵莲花,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在这个世界是最重要的,是顶天立地的。因为人有佛性,人的心能够创造万物。万法不离其心,心是万法之根本。第二句话,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当下开悟时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乃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点出了烦恼和无法明心见性的根源,就是妄想、执着,把自性迷惑住了。俗语也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烦恼不是别人给的,是因为自己想不开、放不下,才会有无穷苦恼。在他老人家快要涅槃的时候,弟子们都焦急的问:「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去请教老师,现在老师快要离开我们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呢?」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们说:「以戒为师。」大家要按着戒律来行来做,就能够成为一个好学生。佛在世与否,没有关系。只要能「以戒为师」,就没有问题。所以在水陆大坛里面,第七天要诵《梵网经》,就是讲戒律的。告诉我们,哪一些该做,哪一些不该做。什么叫做罪?什么叫做过?在《梵网经》中,说明得很清楚。尤其是《梵网经.心地品》,对于我们修行更为重要。

 

  在大坛里,不但要拜忏来忏除我们的罪业,同时要诵《金刚经》给我们智慧,诵《药师经》给我们长寿,最后要诵《梵网经》,让我们明白威仪规矩,不论起心动念,都要谨慎。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放焰口,依「仪轨」施放瑜珈焰口。放焰口来普度众生,在水陆法会里非常重要。另外还要斋天、普佛,借着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力量,超度一切众生。让三恶道里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还没有发菩提心的,激发他们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希望他们的功德圆满,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力量,最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有的人会问:「我知道我们的祖先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现在为什么还要打水陆?为什么还要回向给他们?」每个人通过念佛,精进修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但这个莲台分为上、中、下,共有九品。到了净土去慢慢的修,从下品下生,到中品中生,再到上品上生,不断的修行。我们的祖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一定立刻证得上品上生。我们希望通过打水陆来帮助他们,超度他们,最后能到达上品上生,这个境界,是更加不可思议的了。每次我们诵经超度祖先,自然功不唐捐,都会有助益的。

 

  又有人会问:「师父,我不是去年已经供奉了牌位,今年还要供奉吗?」当然,每一年都要供奉。第一,是表达自己的孝心。饮水思源,如果没有祖先和父母,怎么会成就今天的你呢?所以超度的意义第一是表达孝心。第二,是借佛、法、僧三宝的力量,来超度他们,希望他们最终能得上品上生,早成佛道。

 

2.华严坛

 

  华严坛,有僧众两人。默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不需要念出声,两个人是默念。我们开山长老性空老法师很慈悲,他说在我们湛山的首届水陆法会,他要亲自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希望在大乘佛法中,畅游法海。因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篇幅很长,所以要默诵一部,需要有不凡的定力及恒心。

 

  《华严经》中,阐扬佛国世界的伟大、清净、庄严。为什么能够成就佛果呢?就是圆满成佛之因。有因,才有果。一个人有成佛的因,通过修行功德圆满之后,便能够成就佛果。如果我们众生没有成佛的正因,就没办法得到正果。如是因,如是果,每个人都有成佛之因,通过修成功德圆满后,才能成就佛果。华严坛就是阐扬佛世界的伟大,圆满成佛因,成就佛果。

 

3. 法华坛

 

  恭诵《大乘妙法莲华经》二十四部,行大悲愿,得大加持。大家都知道,天台宗是依《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而立宗的。 《法华经》在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我常跟大家讲,释迦牟尼佛说法一生,有两部经你们一定要知道,要去研读。

 

  第一部经,是他开悟成佛以后,跟大菩萨讲的法,就是《华严经》。 《华严经》就像日照高山,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光芒首先就照到高山。一般人和小乘人,听不懂。释迦牟尼佛讲完《华严经》后,又讲了《阿含经》。 《阿含经》,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华严境界,重重无尽。若想知道佛的富贵,一定要读《华严经》。所以,佛教第一部大经是《华严经》。 《华严经》有八十卷,要全部去看,可能没有时间,但是有一品可作代表,就是《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里面很重要的一品。梦参老法师每天都诵持《普贤行愿品》,这是他修行的根本。大家有空的话,一定要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当我们做早晚课诵,早课的时候,会读到十大愿王。十大愿王,就是从《普贤行愿品》来的。而《普贤行愿品》,是从《华严经》来的。所以,十大愿王是我们学佛的纲要,也是《华严经》的精华。如果能懂得十大愿王的深意,就如同读懂一部八十卷的《华严经》。

 

  另一部经是什么?就是《妙法莲华经》,简称为《法华经》。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说的一部经,也是一个总结。他老人家一生弘法,就是希望我们三乘归一佛乘,叫我们明心见性,最终成佛,这就是佛的本怀。

 

  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不同根器的众生,说了好多不同的法,但是他的本怀是希望所有众生,共成佛道。我们做佛的弟子,要知道佛的本怀。如果你现在证到阿罗汉果了,不要停顿在这个果位,还要去修,修成菩萨。到了菩萨道还不够,更要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直到成佛,这才是佛度化众生的本怀。

 

  所以,释迦牟尼佛最早宣讲的是《华严经》,最后讲的是《法华经》。 《法华经》教我们怎样成佛,所以有句话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就是告诉我们成佛的方法。

 

  在水陆法会期间,法华坛每天都诵念《法华经》。第一和第二天,每天各诵《法华经》五卷;第三天至第六天,每天各诵《法华经》四卷;第七天诵二卷。

 

4. 楞严坛

 

  恭诵《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四部,为解脱首楞严三昧法门,不遭魔业,能成就圆满佛道,成就菩提圣果。楞严坛,共有六位出家人。第一天,恭诵《楞严经》七卷。第二天至六天,每天各诵《楞严经》六卷。第七天,诵《楞严经》三卷。

 

  《楞严经》,也是我们修行的指标地图。 《楞严经》中说到,修行当中,要注意可能会有很多的境象出现。因为我们的身心,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组成的。每一阴,都有十种魔。也就是说,我们身心有五十种阴魔。这是在修行方面,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我之前讲过「开悟的《楞严》」。法界一切众生听到了《楞严经》,明白「心」到底在哪里。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让你去参悟。当你找到这个心,就明心见性了。有「七处征心」,还有「十番显见」。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见」在哪里?我们的「心见」到什么地方? 《楞严经》里讲的「见」,不是我们肉眼之见,而是我们的「心见」。找到「心见」,就可明心见性。那么,你就觉悟了。

 

5. 诸经坛

 

  恭诵《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金光明经》、《大方广圆觉经》,阐述各种解脱法门,除却一切横逆不顺与业障。

 

  诸经坛,总计有六个出家人。第一天,念诵《佛说无量寿经》三部,共六卷。第二天,讽诵《佛说无量寿经》一部,共两卷,还有《观无量寿佛经》四卷。第三至四天,每天各诵《金光明经》一部半,共六卷。第五天,诵《金光明经》一部,共四卷。第六天,诵《圆觉经》三部,共六卷。第七天,诵《圆觉经》一部,共二卷。

 

  《圆觉经》,启示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如何觉悟?怎样证到无上正等正觉?以前我曾跟大家讲过,佛教里面有三个体系。其中一个体系,是讲「真常唯心」,包括《圆觉经》、《楞严经》以及《大乘起信论》。这三部经论,都是讲真常唯心阐明法界缘起。所以在水陆法会里面,不但要念诵《楞严经》,也要念诵《圆觉经》。这两部经,都在讲真常唯心,讲法界缘起的道理,非常的重要。

 

6. 净土坛

 

  讲到净土法门,大家都不陌生,知道净土宗就是要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我们打水陆的时候,设有净土坛。净土坛,僧众有八人,除了念佛外,还有诵念《阿弥陀经》、绕佛、拜佛等佛事,七天都是这样修。从头到尾不离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让六道众生日日听经闻法、听闻「阿弥陀佛」圣号,让大众提起正念,恭敬三宝,祈求自身、亲人及亡灵,都能往生净土。

 

  每个人在临终时,都希望自知时至,没有障碍。当自己知道时间差不多了,要准备一下。该洗澡的就洗澡;该换衣服的便换好衣服,然后安详自在的往生,这叫做「自知时至」。自己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要走。临终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没有什么障碍,心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这时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希望每个人都有这个福德因缘,能修得如此殊胜的境界。

 

  不但是我们自己,也希望我们的亲人、朋友以及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够一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常常想到众生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这是我们行菩萨道应有这样的心念,与众生感同身受,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同生西方极乐净土。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念几句就好了,为什么要重覆念这么多遍,而且每天每时都念呢?大家要知道,因为现在念的这句「阿弥陀佛」,功夫不纯,妄想太多,所以功德不大。我们要把这句「阿弥陀佛」念纯熟,从量变到质变,从用虚妄分别心来念佛,到最后用清净无妄心来念佛,这才是真工夫,才是真正的修行。在净土坛里面,每天都要念佛、绕佛、拜佛,希望把「阿弥陀佛」圣号,念到心里去。心中有佛,佛中有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将万德洪名的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