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 如何修行与面对新的生活?

 

发布: 2020-11-27 20:23:22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疫情当下,有很多人因为今年的新冠疫情,得了心病,长叹人生在世,十分不易,每天除了要面对无常的变迁,还有八苦的交煎,活得很辛苦。

 

  我常常开导大家,人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我们要学会随时放下,若能放下片刻尘劳,品一杯茶,静一下心,端身禅坐,聆听佛陀心灵的声音,让我们枯干烦恼的心早日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长养法身慧命,以观音菩萨的般若智慧去面对每一天,自然能够得到身心清凉,《心经》能啓迪我们的智慧。

 

  《心经》——开解宇宙人生奥秘的一把钥匙

 

  疫情期间,每逢周五我会在微信群里给大家讲解《心经》,分享《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哲理可以启迪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在幸福。《心经》是修行的指南,也是离苦得乐的妙方,更是解开宇宙人生奥秘的一把钥匙。

 


 

《心经》的受持有四种次第境界

 

  

 

  第一种境界,只会念《心经》;第二种境界,大概知道《心经》文字的道理;第三种境界,明白《心经》的意境之后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并在为人处世方面懂得用《心经》的哲理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第四种境界,证悟到了《心经》里面空的境界是什麽,这是最高的境界,也是大菩萨和佛的真空妙有的境界。

 

  通过学习和分享《心经》的心得:我发现大家最难理解的是经文里的「色与空」的道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色不异空」,是佛菩萨引导我们从凡夫妄执一切法的真实存在,到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然后悟到一切法,空无自性。——破有执

 

  「空不异色」,是破除凡夫的断见空,觉悟到因缘果报的重要性。——破空执

 

  「色即是空」,悟到事物的现象当体即空,不是等到事物损灭之后才见空。——显示了有在空之中(事依理成)

 

  「空即是色」,是要我们明白了自性空的同时不离开妙有,不是否定事物的形状和作用。——空在有之内(理依事显)

 

  凡人因为无明而造业、受种种痛苦,轮回六道,生生世世没有了期;

 

  小乘缘觉懂得要超生死、脱苦海,一定要消灭无明烦恼,但只知灭除无明的方法;

 

  大乘的大菩萨却能超越凡夫俗子的生执和小乘缘觉的灭执,顿悟到了生相、灭相二者都不可得。

 

  所以观音菩萨在《心经》对舍利子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讲解《心经》,每次主题不同,包括:为什麽观音菩萨在《心经》里跟舍利子说:「无苦集灭道」?可是平时我们常常听到苦、集、灭、道是四种圣谛,如何解释呢?

 

  还有,同是十二因缘法,但凡夫俗子、小乘缘觉和大乘菩萨观世音对十二因缘法所觉悟到的境界却各有不同,因为智慧不同,觉悟到的层次也不一样。

 

  此外,还与大家分享和讲解了「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含义。

 

  为什麽说《心经》对修行者很重要?

 

  佛法不能停止在信仰层面,有去修去做才能证悟到佛陀的大智慧。那麽,如何把情感做到中道是需要般若智慧才不会有烦恼的,说明我们要时刻用般若智慧来观照自己,去掉凡夫心,用清凈心来生活和修行。

 

  《大智度论》说:「所谓有般若在世,则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若师在、母在,不名为失利。所以者何?利本在故,是故说般若波罗蜜在世,佛亦在世。」(《大智度论》卷一百)

 

  在《心经》的最后一讲我和大家分享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陀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导师,是因为显密圆融,观机逗教。众生有分别,诸佛菩萨无分别。不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自己得到法喜就是妙法。密宗有很多大成就者,显宗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历代宗师的例子,所以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是善法!

 

  《心经》的大智慧太好了!

 


 

如何修行?真假不二

 


 

  疫情之初,我劝诫大家好好居家静静养心,多陪陪家人,不要让家人担心,不要给医院添麻烦,不要出国旅游。

 

  湛山精舍的院子里有很多地方,因为年久而老化不堪,只好趁着疫情期间,寺院倘未对外开放之前,赶紧维修,庄严道场。但没想到很多地方拆完之后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只好克服一切困难,决定一步到位全都做好它,这样可以维护几十年都不成问题,也确保香客的安全。

 

  这时候让我觉悟到,房子庭院建成后几十年就需要开始维修了,人到了中年也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健康,保持定期检查,才能做到更好的调理和保养。

 

  佛教虽然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但佛陀也说,我们要借假修真,没有健康的身体怎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呢?所以说,世间万事万物和人的原理是一样的,若能悟出世间无常,真假不二,就能通达佛法的真谛。

 

  又一日,我带了一位负责维修和挖湖的工程人员到湛山分道场——湛山禅院,一起商量清理湖里的泥沙以及维护部分破旧房屋的工程时,在现场的环境下感悟到了佛陀所说的色空不二的道理。

 

  下午的阳光分外明媚,透过树丛里照射在草坪上,禅院里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在阳光的折射下,树影显得格外美丽。看到一群白鹅在树下自由自在地行走。鱼儿欢快地在湖里无忧无虑地戏水,平静的湖面瞬间荡漾着淡淡的涟漪。草坪上散发着阵阵大自然的清香,树上的花朵分外妖娆,鸟儿栖息在树枝上欢快鸣唱。

 

  这时的禅院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曲径通幽,万赖寂静,只闻鸟语花香,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此时此刻外境的和谐与内在的平静二者合一,不即不离,这种境界应该就是佛教《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了。

 

  同时也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修行就象花园的花草树木一样,要定时修整打理,才能保持整洁协调,否则就会杂乱不堪。

 

  今天大家通过修剪外在的花园,同时觉悟到心灵的花园同样需要定时的滋润和凈化。

 


 

世界读书日 享受阅读之乐

 

  

 

  在今年的四月世界读书日,正遭遇到世界疫情严重扩散之际,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恭读圣贤之书,去深度体悟人生,找回自己本有的觉性。今次的疫情是人类的大灾难,同时也是让世人觉醒的机会。

 

  佛陀说,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一气不来,就结束了这一期的生命。佛陀是在提醒我们,人的生命生死无常,说走就走,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做一些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佛陀在《金刚经》、《楞严经》、《地藏经》等大乘经典中,把宇宙与人生的真谛说得十分透彻,值得大家品读,信受奉行。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或世界书籍与版权日)。汉译另有世界读书日、世界阅读日、世界书香日诸种。

 

  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辞世。4月23日也和其它一些伟大作者的生卒有关,诸如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纳博科夫、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莫里斯·图翁(英语:Maurice Druon)、何西·布拉(英语:Josep Pla)与曼努埃尔·巴列霍(英语:Manuel Mejía Vallejo)等。

 

  于是,以4月23日向书籍及其作者致以世界范围的敬意,自然成了联合国大会的选择。

 

  这是为了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掘阅读之乐,并为那些做出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贡献的人们获取新的尊重。

 

  为此,当我们遇到无常环境的时候,应该以阅读为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将禅修心态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奉献中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