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七):如何用禅修对治中年人的压力

 

发布: 2021-03-03 19:56:30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录音:如何用禅修对治中年人的压力(点击聆听)

 


 

达义大和尚下一期讲座时间:

 


 

  加拿大东部时间3月5日(周五)晚上7点半

 

  中国时间周六早上8点半

 

  网络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会议号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达义大和尚说: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哗、聚会和外出模式了,让我们相聚“湛山空中法堂”,开启智慧人生模式。本期讲座是2月19日“在逆境中修学佛法”的第七讲。

 

  内容:“如何用禅修对治中年人的压力”。

 

  在逆境中修学佛法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第七讲 如何用禅修对治中年人的压力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朋友,大家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

     

      我们从1月1日空中法堂开始讲禅修,有不少同学发来信息说收益很多,每天开始禅修了。这是很好的现象,也是对我和我们弘法团团员的最大鼓励和回报。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

     

      主题:在逆境中修学佛法

     

      第七讲:如何用禅修对治中年人的压力

     


     

    (一)中年人的压力

     


     

      • 人到中年是什么感受? 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人很有成就感,心存感激,感恩来自不易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成就,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又有花不完的钱,心想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呀!

     

      ·但是也有不少人感叹中年人不容易,一言难尽,只能用五味杂陈来形容。

     

      • 大多数中年人的特征是什么? 头发变白了,头发减少了,容易发脾气,孤言寡语,或者牢骚满腹。

     

      • 有的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经常要熬夜,饮食生活又没有规律。焦虑和压力没有地方发泄,只能通过抽烟、喝酒、打牌来打发时间。

     

      • 究竟中年人有什么苦恼呢? 在现实的生活中,随着中年人的责任増加,压力就越来越大:

     

      • 第一上有老;第二下有小;第三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第四婚姻关系;第五面对身体的病苦和衰老的威胁,有人称为中年危机。

     

      ·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调整是很危险的,严重者久而久之会导致抑郁症。我认为禅修对中年人十分有用,特别是自我慈悲禅修可以化解心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

     

      ·中年人是指从40岁到 60 岁之间的人,这些人需要面对我们刚才提到的五大挑战。在这一讲我们只针对照养父母的责任所带来的压力。至于中年面对子女教育、婚姻家庭、工作压力以及病苦衰老,我们在未来几讲再展开来说明。

     


     

    (二) 赡养父母

     


     

      ·如何照养年迈的父母? 中国人对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非常重视。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所谓“百善孝为先”。

     

      ·1. 作为中年人的这一代人,眼看父母慢慢老去,从生病到衰老以及面对死亡,心里产生很大的无助和无常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去照顾好父母,包括在心理上、体力上和经济上都是一种挑战,这时候要记得提醒自己,无常是生命的发展规律,谁都逃脱不了的现实。人有生就会有老和死的变化过程,死又是生的开始,所谓生生死死,轮回不已。

     

      ·如果能用佛法的智慧时时刻刻觉醒自己、安慰自己,就不会恐惧和害怕,反而能以淡定的心态去照顾好父母的晚年生活,同时也能对治自己无助和不安全感的负面情绪。

     

      2. 父母是我们生命之根,子女是生命之延续。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自然规律。懂得感恩父母才是孝心的体现。父母就是我们现世的“佛菩萨”,也是我们本有的精神财富。

     

      ·孝顺父母不仅是做儿女应该做的责任,从佛法而言更是增福添寿的事情,也是幸福快乐的泉源。俗语说:“家有一老,如得至宝”。我们除了给父母安排好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之外,更要有孝敬父母之心。这个心,就是指让父母安心和放心。不能让他们为你操心,要让他们以你为荣,以你为骄傲。所以作为儿女的中年人要保持: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工作稳定,第三心情开朗,第四充满朝气和活力。这样父母才能安心养老,过着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3. 引导父母共同修学佛法,明白因果,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帮助父母度过自在解脱的晚年生活。佛法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哲学。佛陀教导我们要学会看破、放下、自在,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帮助父母如何面对老、病、死的无常改变,平常多念佛,最终才能以平常心面对无常的考验,临终没有任何挂碍,还能得到佛力接引,导归极乐世界。那才是最大的孝心。

     

      4. 做为子女能完成父母未完成之心愿,也是大孝的体现。

     

      当有一天,你能够让自己的父母吃好穿好,身心愉悦了,还要再问一下父母,看他们还有什么不曾实现的心愿,我们帮他们一起去完成,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如果做不到也不用勉强,千万不要把孝心当成一种负担和压力。怎样才不产生压力呢?就是要学会慈悲,慈悲不仅是善对他人,也要善待自己。

     


     

    (三) 什么是慈悲?

     


     

      ·慈悲,是慈与悲的结合。

     

      ·「慈」是给予快乐,愿给一切众生得安乐;

     

      ·「悲」是拔除痛苦,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包括自己的痛苦。

     

      ·慈悲就是,帮助解救他人的苦难,为他人设想,替他人处理问题,给他人带来利益与幸福。但是慈悲必须以理智为前提,否则便是缺乏原则。真正的慈悲,不仅会包容他人,也能体谅自己。

     

      • 慈悲来自于每个人都有的善良,不仅是利他的善行,更是一种使人格得到提升的自利行为。当我们对他人心怀慈悲时,内心是调柔而开放的。这种调柔能使我们感到安宁与祥和,而这种开放则能使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良好的家庭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慈悲就会成为主动自觉的行为。因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就是在收获,这种收获不在于他人的回报,而是自身心理的改善。

     

      • 慈悲观是把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父母、自己子女、乃至所有人都观想为因缘和合而成就的不同关系,彼此之间互为因果相互成就。

     

      ·慈悲不仅在强调作为中年人要善待家里的父母,同时也要学会慈悲的善待自己。所以最后我重点要讲的是自我慈悲。

     


     

    (四) 自我慈悲 (Self-Compassion)

     


     

      • 在最近的十年来,⻄方社会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自我慈悲治愈了很心理疾病的人包括抑郁症,也有不少课程透过禅修来获得自我慈悲的效果。

     

      • 2009年至今,全球已有1700多项科学研究表明,正念自我关怀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改善心理和身体健康、改善社交及家庭关系,更有能力关顾别人,增加个人觉察力、提升情绪。

     

      ·「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是一种生命态度:当你遇到困难、遭遇失败、感到痛苦,甚至讨厌自己时,要记得像对待你要好的朋友或亲人那样,以支持和理解的方式善待自己。

     

      ·对自己满有温情的正念觉知就是「正念自我慈悲」的体现英文叫 (Mindful Self-Compassion)

     

      ·“自我慈悲”由三个元素组成:

     

      1. 善待自己,与自己的心做朋友(self-kindness)-在失败或受苦时对自己仁慈。我们不该太严厉的自我批评(self-criticism)。• 我们要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也是一种无形的业力在推动着,我们是掌控不了的。例如父母突然之间生病了,虽然在当时你已经尽力照顾,但还是有意外的发生。这是跟父母个人的业力有关系。作为子女应该以客观态度对待,而不是片面怪责自己。

     

      • 业力有定业和不定业两种,定业是逃不过的,该发生时就会发生,所以叫定业难逃,或叫定业不可转。

     

      • 另外一种叫不定业是可以通过行善积德、修行、加持而转化 – 如父母自己的业力轻者是可以改变的。

     

      2. 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子女要知道,自己经历的苦难是其他人都有的,是人类的共同经验。眼看父母经历老病死,这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不是你独有的经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妇人,她的独生子去世了,十分难过。于是她求佛陀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佛陀告诉这位妇人说,妳到城中去寻找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去取他们的火过来,她儿子就可以死而复生。妇人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过人的。佛陀这时候就对妇人开示说:「天地开辟以来,有生就有死,死又是生的开始。这就是无常,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的痛苦。能健康的活着,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利用这个难得的人身来修行,从中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解脱自在。

     

      3. 第三 觉知当下(mindfulness)自我慈悲要求我们以较平衡的方式,面对我们的「负面情绪」,这样它们就不会被压抑或夸大。关键在于我们能将当下受苦的自己,跟那些同样遭受苦痛的人联系起来; 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背景,看到自己的现状。

     

      例如:年老父母生病、心情不好,可能会说不好听的话,子女不应「过度认真」,亦不应该执着于自身的苦难与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五) 正念练习带来的改变和好处

     


     

      ·正念练习带来四种改变:

     

      1. 养成“面对现在”的经验。将注意力只放在「当下」。

     

      2. 认清事实真相 – 不做不设实际的预期,避免增加自己的压力。

     

      3. 接纳 –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包括接纳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接纳自己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

     

      4. 练习正念,能有自我疗愈的作用。最终目的是:“有痛,但不苦;有苦,但不受苦”的离苦。透过提升正念与减低负面的情绪,可以改善自己心理的种种困扰。

     

      · 弹性(复原力)和整体生活满意度;也有助降低焦虑、抑郁,以及压力和心理创伤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现代人需要学习正念自我慈悲?因为我们:

     

      ·经常对自己不满自责。对自己的错误或弱点思虑过多,甚至知道这些思虑无补于事,但却停止不了。

     

      ·即使表现良好,也害怕失败与被别人拒絶。情绪低落或遭遇挫折时,对自己严厉苛责,不懂「体谅」自己的艰难和限制。习以为常地以泠酷无情的批评态度来激励自己,却渐感精疲力竭。只懂付出,而忽视自己的需要。

     

      • 尽管有相当的疗愈效用,然而,「正念自我慈悲」是一种生命学习、生活训练,并非一种心理治疗。学习「正念自我慈悲」不需要任何心理学、医学或其他专业背景,开始学习时,也不需要有任何正念静观的基础。

     

      • 我们相信:要懂得照顾和关爱自己,才有力量长期地照顾和关爱别人。

     


     

    (六)结语

     


     

      自我慈悲禅修是十几年来在西方社会研究的热潮。可以调整人的内心矛盾和压力,人到中年,责任心加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唯有保持好身心健康,才能给予家庭的幸福。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善待自己,学会与自己的心做朋友,对自己好一点!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一下,吃一点自己喜欢吃的东⻄,穿你喜欢穿的衣服,喝你喜欢喝的茶或咖啡,每天充足电力,才能为家庭更好的服务。这才是我们中年人应该过的生活。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主题是禅修与家庭生活,夫妻相处之道。期待下一次与大家相聚在“湛山空中法堂”。

     

      最后祝大家吉祥如意!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