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 智慧人生系列讲座(之十二)

 

发布: 2021-04-27 17:47:38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第十二讲:如何用禅修克服挫折

 


 

录音:达义大和尚佛法开示如何在逆境中修学佛法 (点击聆听)

 

视频:达义大和尚佛法空中法堂系列讲座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专题)

 

达义大和尚下一期讲座时间:
加拿大东部时间每周五晚上7点半
中国时间周六早上7点半
网络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会议号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朋友,大家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

 

  今天是第十二讲: 如何用禅修克服挫折

 

  (讲座具体内容在PPT下方,请查阅)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前言:

     

      古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大大小小的挫折,特别是成年以后,失去工作、情感受伤、家庭矛盾、健康问题、甚至失去至亲的人等等。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使我们痛苦,破坏个人的前途,让我们一败涂地。但同时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我们成长,取得更大的成就。所谓:“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由此可见,挫折也是成功的因素,只要能在挫折中积极向前,不恐惧、忧虑,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有如莲花一样,没有污染的烂泥就生长不出芬芳美丽的莲花。乐渡长老也曾经说过 “烦恼就是菩提的肥料”。

     

      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并能从逆境中恢复。这种能力,心理学家叫 「复原力」或「心理韧性」(resilience)。

     

      复原力是一种能抗拒逆境的能力,在面对挫折、压力等危机时,运用心理的资源和行为来恢复正常的人生、并避免长期负面影响的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人,都能够从危机中复原。例如,美国的研究机构发现[1],丧偶之后18个月,有 46%的人可以差不多复原,其心理素质跟丧偶前没有太大分别,但有8%的人,因丧偶而产生了长期的忧郁症。

     


     

    第一、为什么有些人能复原、有些人不能呢?

     

      马丁•沙利文博士( Martin E.P. Seligman) 是「正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正向心理学」是21世纪重大心理学理论之一。

     

      传统心理学只着重治疗精神病及处理心理问题,但是「正向心理学」却是教人寻找快乐、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以科学方法去解释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和行为。

     

      沙利文博士认为,一些人在逆境后不能复原或延迟复原的因素有三个:

     

      1. 归咎个人 (personalization)

     

      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例如失业:个人主观认为是因为自己得罪了上司所以被炒鱿鱼(解雇),但事实上是因为公司业绩不佳,导致裁员;

     

      2. 普遍性(Pervasiveness)

     

      认为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受到影响 。例如个人主观认为自己失业,配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丈夫,因此,配偶会看不起自己。但实际上失业和家人如何看待他是两件绝然不同的事。

     

      3. 永久性(Permanence)

     

      认为事情造成的冲击将永久持续 。例如:主观上认为自己年纪大,不会有公司聘用。但事实上只要积极进取,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就能找到工作。

     

      其实马丁•沙利文博士所讲的「正向心理学」就是佛教禅修中所讲的当我们面对挫折时要有自信,学会忍耐,坦然接受,管控情绪,不做任何评判。提高觉察力,自我反省,乐观开朗,如实观照一切事物。学会化烦恼为菩提,用正念思维去面对挑战。保持进取精神,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把逆境视为逆增上缘,以境验心,运用佛法的智慧解决问题。这也说明了一些西方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十分相似,好多年前,我在美国纽约大学攻读西方心理学的时候就有这种见解。

     

      人生在世,不要逃避挫折,要敢于面对挑战,才是一个坚强的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第二、总结

     

      今天是[在逆境中修学佛法]的主题最后一讲,我来做一总结:

     

      我们的【湛山空中法堂】自2021年的1月1日开始了第一讲,到今天是第十二讲。回顾三个月前,大家都处于疫情的阴霾之下,到今天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我们用佛法来疗愈我们的身心,用禅修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良药,从逆境中修学佛法。转眼之间,我们在佛法的普照下共同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回想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是疫情肆虐,夺去了多少年轻的生命,摧残了多少健康的身体。一时间,人心恐慌,谈疫色变。全世界第二次的新冠疫情再次爆发,对全球造成巨大影响。不论是对全球化社会治理、经济形态、能源和观念习俗等都带来严重的影响。也打乱了每一人的正常生活步伐,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和焦虑。

     

      当时加拿大多伦多湛山精舍也是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又逢寒冬,旧雪还未来得及消融,新一轮的疫情又来临。在冰天雪地之间,太阳也似乎失去了光辉,政府的居家令,让人与人之间不能见面,那时连找人说话都觉得困难,人生冷到极致也莫过如此了。因此好多人向我寻求帮助,希望用佛法来化解。我也因此要感谢大家能在困难的时候想到我,想到佛法。

     

      作为一个出家人,我看到大众面对如此残酷的疫情,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我的心和大家一样,也在寻找一个方法能够帮到大家。所以【湛山的空中法堂】也由此应运而生。希望能透过佛法的智慧,疏解大家心理压力和焦虑,指导大家在家禅修,修学佛法。

     

      虽然冰天雪地的景象和残酷的疫情容易使人伤感,但是也可以由此来引发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我们不能因此而悲观,而是更要用一种超脱的乐观态度,相信春天终究会来。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讲经释义,宣扬佛法,对于一些没有佛法基础的人来说,很难能理解其中澳义,甚至会望洋兴叹。所以,我只好权巧方便度化众生,选用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人、事、物,如列举社会、家庭、亲情、朋友和人际关系等话题来开示指导。同时我也在想如何教会大家在生活中修行呢?于是想到了佛教的禅修,在当下应该是最好的良药。所以每次讲课之前我都会亲自带领大家体验禅修并且教会了大家的简易方法。

     

      有很多同学参加这个课程之后获得利益得到法喜于是写信来感谢我。其实我更要感谢大家每周按时来听课,因为有你们的参与,加强了我讲课的动力,如果大家能学会禅修并养成生活的好习惯更是我的心愿。我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在背后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的弘法团队的成员们,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才让[空中法堂]更加完美,利益到更多的人。

     

      回顾这十二次讲课内容,我一开始就和大家说明了,作为佛教徒应把今次的疫情,看作是逆增上缘,从中悟到苦与乐的差距,在疫情生活中体悟到无常的真理。

     

      我们首先要学会在疫情中反思,学会正向思维,要感谢疫情让我们觉悟到曾经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快乐。在疫情的冲击下,原来人生有这么多“不如意”和“苦”,因而领悟到了佛陀教导的“苦、空、无常、无我、湼盘寂静”的人生真理。

     

      我们这十二讲的课程主要是讲了禅修在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禅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后又传到世界各国、成为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中国隋代智者大师把止观的禅法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成立了汉传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主张教观总持,影响了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修行和思想。梁武帝时代菩提达摩祖师将禅法传到中国,形成了汉传佛教的禅宗,衣钵相传,传到唐代六祖惠能大师,开创南宗,一花开五叶,缘遍天下。

     

      禅的境界有三个特点: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

     

      禅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不“着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既要好好把握当下,又不要过分地执着。不要被“相”所羁绊,要“扫相破执”,找回自己,明心见性。让自己的心契入天地至理,顺应自然,坦然面对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禅是不可说,也说不明白,靠的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这就像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用的网络和WIFI一样到底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形容,弥漫在虚空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把我们的课程称之为“湛山空中法堂”的原因。

     

      禅后来被西方人士所应用,特别是正念禅修成为西方主流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乔-卡巴金博士把正念禅修融合了西方医学研究和正念的艺术,以非宗教的科学实证角度,帮助无数来自不同阶层和背景的人改善生活质素及身心健康。禅修改变了西方人的思维和习惯,我曾列举举了西方著名企业家,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实例,并讲述了西方的正念禅修(Mindfulness )是什么?正念就是一种瞬间意识,也即是一期一会的意境。在最后我讲了灵性的直觉来自于哪里?那就是通过本有的灵性直觉,观照来自于内心的寂静之后,所产生的觉照能力,而时刻都保持专注和觉知的状态,这就是西方人所讲的“正念禅修”。

     

      不论是中国的禅,还是西方的正念禅修,都是来自于佛陀的觉悟。

     

      是经得起历史锤炼的,科学家们多次证实了禅对人类的贡献。我在列举了福特汽车比尔-福特先生的实例时,告诉大家禅修已经在西方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发生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企业的文化。所有的这一切,无非就是告诉大家,虽然禅修起源于东方,却发展于西方,已经颠覆了西方的文化。希望大家能透过禅修的练习,学习到正念禅的智慧-“放下”,放下对喜欢的东西的执着,同时放下对讨厌的东西的抗拒,这样就能管控自己的情绪。唯有放下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知识靠传授、方法要示范、智慧需启迪。我之所以讲中国禅和西方的正念禅修,无非是希望把大家的智慧启迪出来,得到禅的真谛,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禅修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习惯。学会从挫折逆境中找到方法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我最初在思考,如何传授给大家一个修行的方法。现在你们方法有了,就要看大家是否能下工夫运用。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接下来我们进行佛法问答的环节

     


     

    第三、功德回向和下期预告

     

      预告下期讲座时间:我们禅修的课题今天已经讲完了,在下周我们将为大家讲解【在生活中体验觉知】。“觉知”也是禅修的一种,可称为“观照”,或是“自我觉察”。

     

      下一讲时间跟以往一样是周五晚上七时半(4月2 日),期待下一次与大家相聚在“湛山空中法堂”分享人生智慧。

     

      最后祝大家吉祥如意!法喜充满!

     


     

      [1] Resilience to Loss and Chronic Grief: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Preloss to 18-Months Post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