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 智慧人生系列講座(之二十) 在生活中体悟觉知

 

发布: 2021-06-05 10:31:35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第八讲:文殊師利菩薩應佛陀之問對二十五圓通的評論

 


 

录音:文殊師利菩薩應佛陀之問對二十五圓通的評論(点击聆听
视频:達義大和尚佛法空中法堂系列讲座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专题


達義大和尚下一期講座时间:
加拿大東部時間每週五晚上7點半
中國時間週六早上7點半
(可提前半小时登入欣赏佛乐)
網絡會議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會議號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讲座具体内容在PPT下方,请查阅)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朋友,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來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

     

      在上一講我和大家介紹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歷史和他在佛教中的地位。今天是第二單元第八講。

     

      主題是: 文殊師利菩薩應佛陀之問對二十五圓通的評論

     

      文殊師利法王子,遵照佛的慈旨,從座上站起來,向佛頂禮,依仗佛陀威德神力的加持,用偈語回答佛的問題說:“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覺海性澄圓】:

     


     

      指我們眾生本具之佛性,或叫如來藏性,覺海性澄,湛然不動,而能圓含萬物。雖能含育萬物,而究竟湛然不動。就像一面明鏡一樣,如實地含攝萬物而不為萬物所動搖。

     

      講到這種境界讓我想起每次做法會宣讀文疏時,都會唱誦的一首偈語:“大圓滿覺,應跡西乾,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性之廣大唯有佛陀才能知曉。

     


     

    【覺海】:

     


     

      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佛的智慧像海那樣深無底,廣無邊。

     


     

    【性澄圓】:

     


     

      是佛的智慧海其性清明透徹,圓滿無缺。

     


     

    【覺海性澄圓】:

     


     

      五個字直譯:正覺性海澄湛而圓滿。澄圓是不變隨緣的意思。

     


     

    【圓澄覺元妙】:

     


     

      “圓澄”是形容佛的智慧清徹而圓滿。隨緣而不變。這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覺性,元本自妙,元本自明,不由造作,不假功用。既然是元妙元明,則一念不生,法爾具足。就如同佛一樣,任何時候,遇到任何事情,如如不動,不被外境所幹擾。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元明是眾生與佛同具的智慧,是無緣大慈,因為沒有彼此之間的分別,所以也沒有能照與所照。

     

      從眾生而言,眾生的元明,也就是眾生的智慧本來與佛完全一樣,但是由於智慧尚未出現,在對著外境時,對其所照的事物產生了攀緣的心,就有了能照與所照;心是“能生”,與心相對的眾生,以及人事物等,叫做“所生”。即所謂有相當情,無相即隱,如迷雲起,就會把慧日障蔽。遂將本有如來藏,轉成無明藏識。

     


     

    【所立照性亡】:

     


     

      “所立”是有了所照的對象,由於“照性”是空,不可得,智慧的功能就不見了, 眾生的智慧與佛的智慧原本無差別,一樣的明朗,因為眾生有了所立的對象——我,於是產生攀緣心,結果智慧變成煩惱,所立的照性既消融,能立的照之功能也就沒有著力點了。

     

      原文: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既然有能照與所照,就一定有兩個相對的物體存在,迷是指煩惱,由於煩惱就有了虛空,眾生由於執著虛空,所以在虛空中,建立了娑婆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在這個世界裡,妄想凝結而成的是無情的國土,國土中有知覺的,即是有情的眾生。

     

      這一個偈語主要是說明瞭從真起妄,妄成世界、眾生和業果,三種相續之相。以其妄所既已成立,則轉本有之智光,而成能見之妄見,以妄見要有所見,故迷性空,而成頑空,故曰“迷妄有虛空”。

     

      第二句【依空立世界】:以本識既不可見,而定要見之,空見相對,堅執要去緣它,如瞪目發勞,依虛空晦昧(暗中迷了),結暗境而成四大之色法,故曰,依空立世界;

     

      我們要完全明白文殊菩薩這些偈語,首先要理解《楞嚴經》的啓教因緣是什麼和其中心思想。

     

      佛陀苦口婆心,主要是要我們覺悟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什麼叫佛性?就是如來藏性。此藏性無始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法爾如是。本來具足無量無邊之妙用。如來藏本源,自性清淨,不著一物,人人本具,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一切萬法盡在如來藏中。但眾生迷失這如來藏性,執著外在的假相,因此遭受生死輪回之苦。如來藏若被煩惱所纏便為眾生,若能解脫煩惱系縛,自在清淨即是如來。正所謂,“迷悟就在一念之間”。

     

      修學佛法之根本在於認識這個如來藏性,所以《楞嚴經》中一開始就說要“發明真心”來修行,此真心也就是如來藏性,圓覺妙心,真如自性等。

     

      既然眾生與佛同依如來藏,同一體性,為什麼諸佛不生不滅,自在無礙受無量快樂,而眾生在六道輪回中受無邊生死之苦?

     

      又如來藏本性圓明,自性清淨,為什麼又會生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切有為之相,遷流變化,周而復始? 我們眾生為何會有妄想?

     

      文殊菩薩就是綜合以上這些問題來闡述如來藏的“相妄“和”性真”的特點,說明如來藏“性相圓融,空有無礙”的真諦。

     

      《楞嚴經》要我們明白什麼是“常住真心”和“妙真如性”。其目的是要我們破妄顯真,令見如來藏體。

     

      修行無非就是要明心見性,一切眾生都以意識心作為自己的心,佛就依此眾生所執著的妄心來顯真心本體,說明離妄無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我們首先瞭解一下《楞嚴經》的發起因緣。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尊者,他以多聞著稱,但不重視實修,所以當他遇到摩登伽女施展梵天邪咒時,難免遭受迷惑。這說明了,以攀緣的意識心為自性者,是捨本逐末,學法無益。必須識辨如來藏的體、相、用三者之間的關係,依此來修才是實修。

     

      所以我們用了這麼多的時間來講禪修和覺知,然後講到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修覺知,以此來引出楞嚴經,其目的是要讓大家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由楞嚴經中阿難尊者遇難來警惕我們實修的重要性。

     

      《楞嚴經》中首先以見性來展示如來藏體。一般眾生都是以“眼”為見,而真正的見卻是以“心”為見。眾生又執著,心有固定的處所,所以佛用“七處征心”(七番破處),說明妄想之心沒有固定的處所。眾生又以為從此什麼都沒有了,於是墜入空無的錯誤認識。

     

      大家還記得在前幾講中,有同學問我,既然四大都空了,那我們修什麼?這就是墮入空無的錯誤認識。佛教講的空,是指一切法的本體之空,但是切不可忘記,一切法的“業用“和”相(現象)是存在的。

     

      佛慈悲憐憫眾生,在楞嚴會上,再用“十番顯見”和“四科七大”

     

      四科是指:五藴、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七大是指:地、水、火、風、空、根、識。

     

      以此來顯示所有一切宇宙萬物都是如來藏性的妙用。說明了真心無形,真心無相,不著一物,卻又無處不在的意義。

     

      如在《楞嚴經》的卷一中,佛問阿難,你在我的佛法中,見到什麼殊勝之相,讓你頓舍世間深重恩愛,而發心出家? 阿難回答說:“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澈,猶如琉璃,常自思維,非是欲愛所生,所以跟隨佛陀剃度出家。

     

      佛對阿難開示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阿難出家是因為當時看到了佛的三十二種相好,因此跟佛剃度出家,而並不是為了修道而出家的,他的初發心本來就是錯誤的,所以,這就是阿難煩惱痛苦的根本。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也是說明貪著外在的色相是無法證悟到佛性的。由此可見阿難當初只是看見佛的色相莊嚴而未見佛的真妙法身,感到慚愧,因此請佛陀開示如何證入三摩地的修行法門。

     

      佛告訴阿難說:“證入三摩地之無上菩提是不可用妄想心證得的。佛問阿難,当初你是因為如來三十二相而出家,我現在問你,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回答說:“是由自己的心和眼睛看見如來殊勝妙相,而心生愛樂。”

     

      在經中,佛這裡所指出的是六根與六塵相對,中間產生識的分別。這種分別和執著正是生死的根本。

     

      因此佛又向阿難說,你過去之所以流轉於生死輪回,都是因為虛妄分別心和眼睛錯誤的認識。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麈勞。

     

      佛說,我現在問你,心與目現在哪裡?所以經文從一開始就用“七處徵心”“(七處破心),通過佛陀與阿難尊者一問一答的方式,從七個方面反復論證,覓心了不可得。七處破心的內容是:阿難計心在身內、計心在身外、心在潛浮根裡、心在內外、心轉計隨生、心轉計中間、心轉計無著。七處破心的意義是從七個方面指出了眾生迷執妄心的原因。表明了“妄心無處,妄心無體,妄心非心”的真理。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自己的身心,包括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還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無不唯心所現,如空中花,水中月,本無實體。眾生迷而不知,執為實有,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實實在在,永恆不變的,所以被我執、法執所束縛,不得解脫。

     

      佛對阿難說,這些都是你過去、現在、未來的妄想塵影,佔據在你的心靈空間,迷惑住了你空靈覺知的真性。因為你無始以來就認為這些虛幻的影子都是真實的生活,因此失掉了本來清淨的如來藏性,而在生死中輪轉。

     

      即使是已經皈信三寶的修行人,因為不知道兩種根本,錯亂修習,所以證悟不到無上菩提,只能證到聲聞、緣覺,有的甚至墮落成外道。

     

      在《楞嚴經》中說的二種根本(真妄二本):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眾生迷真起妄,背覺合塵,遂成生死根本。)。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若悟妄歸真,背塵合覺,即涅槃根本。)

     

      修行的人欲成無上菩提,必須先悟這兩種根本,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方名真修。

     

      《楞嚴經》中的“十番辨見”是佛陀欲使我們返妄歸真,捨棄攀緣心,直契真心。佛性的妙用當下即是,穿衣吃飯,行住坐臥無不是佛性的作用。這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在每個眾生的六根門頭中起到作用。所以阿難請示成佛之大定,佛開示他破除虛幻的意識心之後,又為他指出根性在哪裡。認識根性不生不滅的光明本體,以它作為修證涅槃的入門,修行決定要舍“識”用“根”,這就是修楞嚴大定的下手處。

     

      《楞嚴經》的十番顯見是說世尊於六根門頭,直指見性,讓我們從性起修,親證如如不動之本體。十番顯見是以十種比喻來說明見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離言絕相、無處不在的道理。

     

      阿難因佛多次破妄詳細開示,已悟到妄識非心,然又未明真心。於是再三述迷,懇請佛陀開示能見道之眼,故有十番辨見。其目的就是要我們破除我執和法執,明白如來藏性的全體大用就在現實生活中。離開了現實生活,是無法體會到佛法的真諦。

     


     

    結語:

     


     

      學習佛法需從緣起中去認識真心,以緣起法為核心,在日常生活中返觀,覺知每一個念頭的生起,瞭解生、住、異、滅的變化過程。大圓鏡中,心海難量,萬法的顯現皆是如幻如化,超越世間、眾生和業果三種相續之束縛,才能獲得清涼自在的人生。

     

      因為時候關係,今天就與大家分享到這裡。下一講,我與大家分享文殊菩薩對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的評語。

     

      歡迎大家下周同一時間相聚在湛山空中法堂,學習智慧人生。

     

      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