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 智慧人生系列讲座(之四十四讲) 天台宗的修行方法

 

发布: 2021-11-20 21:06:30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第七讲: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

 


 

《天台小止观》第六章的第二大主题:历缘修止观

 


 

  录音:达义大和尚佛法开示 天台小止观历缘修止观(点击聆听)

 


 

  视频:达义大和尚佛法空中法堂系列讲座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专题)

 


 

达义大和尚下一期讲座时间:
加拿大东部时间每周五晚上7点半
中国时间周六早上8点半
(可提前半小时登入欣赏佛乐)

 


 

  网络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会议号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讲座具体内容在PPT下方,请查阅)

 


 

主题:天台宗的修行方法(第四单元第七讲2021年11月5日)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来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上一讲我们讲到《天台小止观》第六章的两大主题之一,在静坐时如何修“止观”,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在止观禅修的时候,使用五种方法对治各种情况。哪五种?

     

      一,对治初心的粗乱来修止观。

     

      二、对治心的沉浮之病相来修止观。

     

      三、依据实际情况,因时制宜修止观。

     

      四、对治禅定中的微细妄念来修止观。

     

      五、为了使得定慧均齐来修止观。

     

      如果能把这五种修止观的方法学会了,基本上在静坐时修止观就能运用自如。

     

      今天是第四单元第七讲,主要内容是讲《天台小止观》第六章的第二大主题:历缘对境修止观。

     

      在面对种种因缘境界时怎么样来修止观?

     

      这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题。

     

      在坐中修止观比较容易学习,大多数禅师教我们在禅修时要端身常坐,定时定点精进用功。这也是刚刚学打坐时最基本的方法。但是我们面对如此繁忙的社会,很多人每天还要工作、做事。人生在这个世间,除了要为名闻利养而忙,同时还要为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而忙。可以说是:为身体,为家庭,为生活,为大众终日忙个不停,使得我们不得不与外界接触和联系,因此必然会被外界的种种事务所干扰。如果在面对外在的种种因缘时,而不修习止观加以对治,那么修行的心便会中断乃至断绝。在面对种种外尘境界时,便会陷入烦恼而造业,无法立即与佛法相应。如果在一切时中保持勤修定慧之方便,当知这样修禅的人,一定能通达一切佛法。

     


     

    什么叫历缘对境修止观?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在面对种种因缘时如何修止观?分为二种情况来修止观:

     

      一、什么叫历缘修止观?

     

      二、什么是对境修止观?

     

      今天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历缘修止观?

     

      “缘”是指因缘。在我们生活中有六种因缘环境要学会修止观:

     

      (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事,(六)言语。

     

      智者大师的禅修经验告诉我们,当你在行、住、坐、卧、作事、言语六种生活状态时,你应该保持觉醒和观照,把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通过几个层次来修止观,让你安定身心。

     


     

    (一)在行走时修止观。

     


     

      1. 在行走的时候,你的心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来行走,如果是被烦恼所控制,或者是为了不善之业、无记之业来行走的话,就不应该行走。如果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行走的话,就应该行走。

     

      注解:

     

      什么叫烦恼:烦恼,即迷惑,众生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哪六种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贪是贪爱,贪得无厌;嗔是不满、生气、怨恨;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邪见是不正确的见解。

     

      什么叫不善之业:指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什么叫无记之业:意思是不记善、恶之业。

     

      2、在行走中如何修止?

     

      在行走时就应当了知,因为行走,则会生起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若能了知这个行走的心和行走中一切法都不可得,那么妄念心就不会生起,这就叫修“止”。

     

      3、在行走中如何修观?

     

      这时应当这样思惟,由心作意要行走,使令身体手足开始有去来往反的动作,这就是行走。那么因为行走,就会生起了一切烦恼、善恶之法。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既然明白当下这一念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那么行走者和行走中的一切法,全都是彻底空寂,这就是“修观”。

     


     

    (二)在安住时修止观。

     


     

      1、在安住的时候,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是为了什么要来安住,如果是被烦恼驱使,或者是为了不善之业、无记之业而来安住的话,就不应该安住。如果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安住的话,就应该安住。

     

      2、在安住中如何修止?

     

      在安住的时候,知道因为安住,就会生起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若能了知这个安住的心和安住中一切法都不可得,那么妄念心就会止息,这就叫“在安住中修止”。

     

      3、在安住中如何修观?

     

      这时候应当这样想,因为心而安住在身上。所以需要安住,使令身体止住在一个地方,这就是安住。因为安住,就生起了一切烦恼、善恶之法。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既然当前这一念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当下便能觉悟到安住和安住中的一切法,全都是毕竟空寂,这就叫“在安住中修观”。

     


     

    (三)在安坐时修止观。

     


     

      1、在安坐之时,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是为了什么而要安坐,如果是被烦恼驱使,或者是为了不善之业、无记之业而安坐的话,就不应该安坐。如果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安坐的话,就应该安坐。

     

      2、在安坐中如何修止?

     

      在安坐的时候,应该明白因为在安坐,就会生起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若能了知这个安坐的心和安坐中没有任何一法可得,那么妄念心就不会生起来,这就叫安坐中修止。

     

      3、怎样叫在安坐中修观?

     

      这时候应当这样想,由心作意要安坐,使令双脚要盘腿,让身体止于一处,那么因为安坐,就会生起一切烦恼、善恶之法,这就是安坐。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连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这时就要了悟安坐和安坐中的一切法,全都是毕竟空寂,这就叫“安坐中修观”。

     


     

    (四)在睡卧时修止观。

     


     

      1、在睡卧的时候,应该先这样想:我现在为了什么而要睡卧,如果是为了不善之业、放逸身心而睡卧的话,就不应该睡卧。如果是为了调和身体,就应该如狮子王一般作如意卧。

     

      2、在睡卧中怎么修止?

     

      在休息中就应当知道,因为睡卧,则会生起一切善恶等法,若能了知这个睡卧的心和睡卧中没有任何一法可得,那么妄念不起,这就是修止。

     

      3、在睡卧中怎么修观?

     

      这时候应当这样想,因为身心劳累困乏,心念便随之昏暗,放纵六根,伴随睡卧,因此则生起了一切烦恼、善恶之法。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连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这时即能了悟睡卧和睡卧中的一切法,毕竟空寂,这就叫修观。

     


     

    (五)在作事时如何修止观?

     


     

      1、在做事的时候,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是为了什么而要作这件事,如果是为了不善之业、无记之业而作事的话,就不应该作。如果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作的话,就应该作。

     

      2、在做事中如何修止?

     

      在做事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因为做事,则会生起一切善恶等法,但一切法都不可得,那么妄念自然不起,这就叫修“止”。

     

      3、在作事中如何修观?

     

      这时候应当这样想,由于心有这个念头要作事,使令身体与双手要去造作种种事业,并伴随着做事生起的一切善恶之法。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连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这时就能了悟做事之人和做事中的一切法,毕竟空寂,这就叫修“观”。

     


     

    (六)在说话时如何修止观?

     


     

      1、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是为了什么而要说话,如果是被烦恼驱使,或者是为了不善之业、无记之业而说的话,就不应该说话。如果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说,就应该说话。

     

      2、在说话中如何修“止”?

     

      在说话中就应了知,因为说话,则会生起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若能了知这个说话的心和说话中的一切烦恼、善不善法,都不可得,那么妄念心就会止息,这就叫修“止”。

     

      3、在说话中如何修观?

     

      这时候应当这样想,由心作意要说话,鼓动气息,使得咽喉、唇、舌、齿㗁相应配合,发出语言音声,因为说话,就生起了一切烦恼、善恶之法,这就是说话。这时候就要反观其心,连心都没有实性之相可得,终于觉悟到说话之人和说话中的一切法,毕竟空寂,这就叫修“观”。

     

      上面所说的面对六种因缘,随时随地,只要相应就可以修止观;每一种因缘都可以运用止观来对治妄想烦恼。

     


     

    结语:

     


     

      当我们在行、住、坐、卧、作事、言语六种生活状态时,若能修好止观,去除妄想,即可减少很多烦恼。

     

      下一讲的内容是:对境修止观。所谓“境”就是境界,是指六根对六尘境界:

     

      一、眼对色,

     

      二、耳对声,

     

      三、鼻对香,

     

      四、舌对味,

     

      五、身对触,

     

      六、意对法。

     

      智者大师教导修禅的人在这十二件事上如何修止观。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个环节是回答问题……

     

      1. 西方的冥想和佛教的禅坐的姿势/方法是一样的还是有区别?(我以前一直做冥想-因为腰不好坐在椅子上,双手心朝下放在大腿上;我一直以为这和禅坐的姿势是一样的呢。直到最近才听说禅坐时,散盘或单盘/双盘,手心朝上。)

     

      2. 最近开始练习禅坐,发现打坐完以后头脑倒不清晰了,有时头疼或头晕晕乎乎,注意力不集中,是方法不得当呢还是在打坐完需做一些运动?

     

      3. 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想法特别多,试着用数息法对治也不管用,想法3至4秒左右就出现一个(我有焦虑症),结果是打坐完更心烦意乱,埋怨自己不能专心数呼吸。是我没消除完重的业障才导致心思想法太多吗?有什么建议吗?

     

      5. 对于戒律,我只从三皈五戒护身咒经上了解到一点点。现有心补足,请问师父我该如何下手?如何渐次?

     

      6. 因着大师父的法缘,近来多读《法华经》和《地藏十轮经》。奇怪的是,总忍不住要穿插着读。我感觉这两部经说的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斗胆写在这里,一来请大师父订正谬解。二来想知道读经学法,怎样才能快速契入并卓有受益?

     

      7. 大师父上次课结束的时候,就说这周讲最重要的对境历缘修禅定。我相信是因着我自己的业缘触发,近来常常考虑大乘的自利利他和佛法里常说的慈悲。今日看到师父药师诞法会上的开示,讲到佛祖无尽无量的慈悲和大度,似有所感。平常修行人,对境历缘时,怎样保持慈悲?

     

      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发到微信群或电邮给我,我在下周统一回答大家。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双手合掌做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说在坐禅时会出现各种境界,不可以执着,有时是魔境,据楞严经所讲,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每一蕴有十种阴魔,共有五十种阴魔,我口误讲成二十五种阴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