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 智慧人生系列讲座(之五十五讲) 《维摩诘经》要义

 

发布: 2022-02-28 20:46:08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第六讲:《维摩诘经》要义(第五品)

 


 

  录音:达义大和尚佛法开示 《维摩诘经》要义(点击聆听

 

  视频:达义大和尚佛法空中法堂系列讲座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专题

 


 

湛山空中法堂Zoom课程 达义大和尚下一期讲座时间:
加拿大东部时间每周五晚上7点半
中国时间周六早上8点半
(可提前半小时登入欣赏佛乐)

 



 

  网络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会议号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讲座具体内容在PPT下方,请查阅)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来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

     

      请大家合掌,跟我一起念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佛陀想派遣菩萨弟子去看望维摩诘的病情,他们也都不敢胜任,因为他们认为无论是智慧、辩才和境界,都不是维摩诘居士的对手。最后只好派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去向维摩诘居士问疾。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菩萨品第五是这样说的,

     

      于是世尊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你去探望一下维摩诘的病情吧!”

     

      文殊师利回答佛说:“世尊,要面对他这样上智之人,是很难应对的。维摩诘居士了解一切诸法实相,善于解说佛法的要领,辩才无碍,智慧高深;对菩萨应有的一切法则礼仪他都完全明白,对诸佛秘藏的深奥法理他无不透彻了解;他善于降伏种种魔障,神通广大,运用其智慧善巧方便,所有众生皆可得度。尽管如此,我仍愿承当佛的圣旨,前去探望一下维摩诘居士的病情!”

     

      于是会众中的大菩萨、声闻弟子、帝释、梵天和四天王等,心中都在想:“如今两位德智超群的大士,文殊师利和维摩诘即将共同对谈,必然论说奥妙的法理了。”一时间,八千位菩萨、五百位声闻和成千上万的天人,都要跟随文殊师利菩萨前往。就这样,文殊师利菩萨与诸菩萨、佛弟子以及诸众天人等向佛恭敬顶礼之后,大家就跟随文殊师利菩萨进入毗耶离大城去了。

     

      我在这里说明一下,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的背景,文殊师利菩萨是古佛再世,原名龙种尊佛,现为帮助释迦牟尼佛化度众生,而在娑婆世界化现为菩萨。维摩诘居士也不是普通居士,也是古佛再世,原名金粟如来,也是为帮释迦牟尼佛而化现为菩萨,这两位大菩萨的见面一定会对佛教产生很大影响,会演扬妙法。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释迦牟尼佛示现到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必有很多佛菩萨跟着释迦牟尼佛来,帮助他弘法利生。

     

      此时维摩诘大士独自在想:“文殊师利菩萨现正与许多随众到我这里来!”于是运用神力令室内腾出空间,把所有的陈设和侍者都移走,只留下一张床座,并做出生病的样子躺在床上。

     

      文殊师利菩萨来到维摩诘居士家中,见室内空无一物,只有维摩诘居士独自躺在一张床上。

     

      这时维摩诘居士就对他说:“你好,文殊师利菩萨!虽无来之相而来到我这里,虽以不见之相而见此一切。”

     

      维摩诘居士见到文殊菩萨就给他来这一句,这句话中有很深的义理。而文殊师利菩萨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智慧者,是很了不起的,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是的,维摩居士!如果已经来了,便不再来,如果已经离去,便不再去。为什么呢?因为来的人并不知道从何处而来,去的人并不知道欲往何处去,一切可以见到的即时又已不可见了。”

     

      这两位大菩萨,第一次见面,可谓是高手过招,两人的义境不分上下。说明了法界本住,如如不动,不来亦不去。世间所有一切法,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来去只是虚妄相,一切法本体如如不动,法尔如是。至于见,则离见不见,入无为法。我们现在所见一切行相,都是有为法,皆是因缘和合而起,因缘和合而灭,都是幻化不实的,真正一切法的本体如如不动。

     


     

    文殊菩萨提出问题第一:

     


     

      “居士你的病情还能忍受吗?经过治疗之后有没有好一点?你不会有事吧!世尊极为关心你,向你致以无限的问候!居士此病是因什么引起的呢?生病有多久了? 应该怎样治才能治好? ”

     

      维摩诘居士说:“从痴迷而生贪爱,则我病亦由此而生。”

     

      众生皆有病,病来自于贪得无厌,来自于贪爱一切法,故被一切法所染污。

     

      “因为一切众生皆病于贪爱,所以我便得病。如果一切众生的病患得以消除,那么我的病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生起大悲心,看到众生在受苦而感同身受,自己也觉得有病,觉得痛苦。

     

      维摩诘居士开宗明义说出了生病之根源,因为众生有病,所以他老人家病了。

     

      维摩诘居士说:“为什么呢?因菩萨为度众生故入于生死,既有生死则有病苦。如果众生可得离病苦,则菩萨也就不会再有病了。譬如富有家的儿子得了病,他的父母亦会随之病倒;如果这儿子的病痊愈,他父母的病也就自然好了。

     

      菩萨也是如此,对于一切众生,爱之如同子女,故众生病则菩萨病,如果众生的病愈了,则菩萨的病也好。你问我此病是因什么引起的,其实菩萨的病都是由大悲心所引起的。”

     

      菩萨本没有病,但为了度化众生而来娑婆世界,就有生有死,既有生死,则有病苦。因为菩萨有大悲心要救拔一切众生,所以示现有病。因此菩萨的病与凡夫的病不同,因为众生有病而菩萨有病。这就是菩萨的悲心宏愿,把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众生的痛苦就是佛菩萨的痛苦。

     


     

    问题第二:

     


     

      文殊师利菩萨说:“居士,你室内何以空空的,竟无一人侍候呢?”

     

      维摩诘居士说:“诸佛如来的国土不也是空的吗?”(此中很有禅意。)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空以什么为依据?”

     

      维摩诘居士答:“以空为空作为依据。”

     

      维摩诘居士意思是说以我的心智观一切法空,而我本人的“我的心智”不空。一般人虽然认为世间一切法空,但往往会执著于自己的观点、立场、看法,也就是法空但“我”不空,所以能否破除自己的执着,是修行的境界问题。因此维摩诘居士说,以我的心智观法空,还有个“我的心智”不空,也就是说,观法空的心智也要空,才能达到物我俱一,才是毕竟空了。我们要观一切空,且能观之心亦空,此为空空。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既是空,空怎么还要凭藉空的作用呢?”

     

      维摩诘居士答:“要以无分别心入空,才明白空的作用。”

     

      维摩诘居士的意思是以无分别智观空,从而知一切法空,观空的智也空了,这才究竟。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空还可加以分别吗?”(意思是智空和法空可以分别吗?)

     

      维摩诘居士答:“分别本身也是空啊”

     

      一切法无分别,连分别也空掉,这才是大乘解脱的境界。

     

      文殊与维摩诘这段对答,主要是阐明空的真谛,不着空才是空。一切法无分别,连分别的心智也要空掉,才能体证空的妙义。

     

      这段经文比较深,对于刚听经的人有一定难度,但对修行一段时间的,对经典有一定研究的,可能有所明白。我们现在看万事万物,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万法本空。同时明白认识的心智也是空的,分别也是空的,这才是对真正空的体悟。明白这个道理后才能得到解脱。如同有些人想布施,做善事,但因为没有智慧,执著于名利,反而惹来痛苦烦恼。佛法教人做到三轮体空,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对象、布施的过程都不执着。当布施时,是从大悲心发出而做的善事,过后不望报,这才是真正有智慧地行布施。无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道理都是一样的,一通百通。

     


     

    问题第三: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居士,你的病有何症状呢?”

     

      (文殊师利菩萨既知维摩诘居士生病之原因,又问这样的病有什么症状。)

     

      维摩诘居士答:“我的病并无症状,所以看不见。”

     

      有的人不明白维摩诘居士为什么轻描淡写地回答这句问话,因为由大悲心为度众生而示现有病,当然是无相之病。故曰我病无形不可见也。

     

      菩萨之所以有病,是示现给我们看的。佛之所以示现入涅槃,也是让众生从中得到体悟。很多高僧大德示现生老病死,表面上看有痛苦,但是从菩萨本身来讲,已经远远超越这种痛苦,是为众生而示现有病。所以我们不能用凡夫肉眼看诸佛菩萨,看有修行的高僧大德。所以佛经中说,对任何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若染污,看一切皆染污;心若清净,看一切都清净。正如《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就是这个道理。

     


     

    问题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此病是关系到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呢?”(究竟是身体有病还是心理有病?)

     

      维摩诘居士答:“我的病不关系肉体上,因为肉体本身是虚幻不实的组合;也不关系精神上,因为精神本质是虚拟的幻觉。”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那么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的身体,若身相离散,那么四大会有什么病患呢?”

     

      维摩诘居士答:“此病非关地大亦并非与地大无关,其余水大、火大、风大也都如此。病患既不在四大上,但也不能说与四大完全无关。一切众生疾病,都是因为四大不调,以众生有病,所以我也有病。”

     

      大家好好参一参,有病的时候是精神上有病还是心理上病,如果是身病,与地水火风有无关系?

     

      (文殊师利菩萨刚才问过维摩诘的病因、病状,现在该向病人做慰谕了,慰问维摩诘居士。)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便问维摩诘居士说:“那么菩萨应说什么话去慰问另一位有病的菩萨?”(菩萨应该说什么话去慰问另一位有病的菩萨?)

     

      维摩诘居士答:“菩萨应告诉他肉身无常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要厌离此无常的身体。”

     

      大家要了解这个道理,肉体无常故而众生有病,但并不是让我们厌离无常的身体。因为虽然身体是假的,但是我们要借假修真,才能广修一切善法,修道成佛,没有身体无以修佛法。故我们在听佛法时,不要偏激,要学会取中道,远离二边的执着,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菩萨应告诉他身心会有苦的感受,但这并不是说要执著于涅槃之乐”

     

      当我们安慰病人时,要告诉他,虽然身心有苦的感受,但不要执著于涅槃之乐。有的人认为人生太苦,则贪求涅槃之乐。从究竟佛法的角度讲,这也是不圆满的,因为大乘佛法是要证得不二法门,即解脱法门。有苦才能感受到乐,有乐才能感受到苦,离开乐没有苦,离开苦没有乐,要超越苦与乐,得到清净寂静,才是真正快乐。

     

      “菩萨应告诉他肉身只是四大的假合,实无自我。但这并不是说因了知空相而放弃教导众生。”

     

      有的人以为佛教里讲四大皆空,于是就消极,什么都不做,这是对佛教所说“空”错误的理解。对于“空”的正确理解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两者不即不离,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离真空。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四大组合而成,都是空不可得的,但不能由此放弃发度化众生的大菩提心,而是要积极的度化众生。

     

      “菩萨应告诉他肉身是空寂,非实有的,但这并不是说只致力于寻求毕竟不生死的寂灭;

     

      菩萨应告诉他,应当忏悔从前的罪业,而并不是说要停留在过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要忏悔,忏悔之后应向前看,面对未来,而不要停留在过去所犯错误的痛苦中。

     

      “菩萨应以自己的小病,推己及人,怜悯众生的生死大病。”

     

      当我们自己生一点小病,就想到他人生病时的感受,而生起大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所受的种种痛苦。

     

      “菩萨应认识到在过去世中,自己因未修行而受的无量苦难,今当愍念饶益一切众生。”

     

      我们应常常想,自己在过去生中,由于没有修行,惑、业、苦,蒙受种种苦难,推己及人,由此悯念、饶益一切众生。

     

      “菩萨应回忆珍惜长久以来所修福业,坚持正念,以净化宿命,免招忧伤苦恼,勤加努力不懈;

     

      菩萨应担当作为良医的使命,以治疗众生一切苦恼疾病”

     

      菩萨应如良医,帮人治病,减轻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菩萨的职责和使命。

     

      “菩萨应如此的去加以安慰另一位患病的菩萨,使他心生欢喜。”

     

      对于有病的人应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安慰他们,令其心生欢喜。 对这个问题的小结:菩萨的病虽然与身心无关,但也没有离开身心。我们的身心都是假合,但要借假修真。我们不着烦恼,更不着菩提、寂灭,终日要念众生之苦而起大悲心, 这就是菩萨的修行。

     


     

    问题五:

     


     

      文殊师利菩萨说:“居士,那么有病的菩萨,云何调伏其心(有病的菩萨应该如何调伏自己的心呢)?”

     

      维摩诘居士说:“患病的菩萨应作这样的思考,以调伏自己的心:如今我患的病,都是因为从前妄想颠倒,从而生起种种烦恼。身体既非实有的东西,那么谁是病患者呢?(妄想本来虚妄不实,究竟有谁受病呢?)

     

      为什么呢? 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所生,而四大并无“我”的主宰,故身体亦无“我”的主宰;没有实在的我,那么是谁在受苦?

     

      再者,引起此病,都是由执着“我”所造成的,所以对于“我”便不应坚持执着。”

     

      人有很多痛苦,很多烦恼,有很多病,都是来自于执着,执著有个“我”,故而有很多烦恼。

     

      “既然已知道病的根源,就要断除对“我”和“其他众生”的分别执着。”

     

      当一个人烦恼痛苦时,就打坐,诵经,拜佛,持咒,让自己入定,止息分别心,不要执着,则痛苦自然不见。正如晨朝的露水遇到太阳照射,自然蒸发。

     

      “当真有这种想法时,乃应作这样的思维:‘这身体只是众物质的聚合体,此身出生时,不过是众物质的出生;此身死亡时,亦不过是众物质的死亡。

     

      况且这些物与物,各各并不知道或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当这些物质出生时,它们不会认为:我出生了;

     

      当这些物质死亡时,它们亦不会认为:我死亡了。’

     

      (正所谓“起时不声言我起,灭时不声言我灭”)

     

      那患病的菩萨,为了灭除执着“实有诸法”的想法,心内应作这样想:这种执着“实有诸法”的观念,同样亦是颠倒迷执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是大患的根源,我应该舍除这种迷执。有智慧者当生病时应有这种境界,这是内观的功夫。

     

      如何舍除这种病?

     

      就是舍除自我观念和占有。如何舍除自我观念和占有?

     

      就是舍除我执与法执。

     

      怎么才是舍离我执与法执呢?就是不去思念那些内在的喜怒哀乐爱恶六情的“我”,(这个“我”常常是变化很多角色,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有时微笑,有时悲伤,有时看起来很可爱,有时看起来很难看,故而人总在六情中变化莫测。)应常常思维内在的六情的“我”和外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法”,以致内外对立,从而生起许多差别相,若能内外诸法行于平等,则不但诸法本无差别,即使我与十方诸佛也没有什么差别。(正所谓众生与佛平等平等,没有差别。所以只要把我执、法执破除掉,就能够感受到与佛平等平等没有差别。)

     

      文殊师利菩萨呀,患病的菩萨便是应该这样来调伏自己的心,才能为众生断除老、病、死等诸种苦恼,这就是菩萨的菩提觉悟之道了。

     

      若不是如此,那菩萨修行,则内无智慧外无利益,一切努力将归徒劳。正如能战胜所有敌人的勇者才被称作英雄,能为众生调伏老、病、死的人才堪称为菩萨呀,不然就没资格做为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呀,因度众生而有病的菩萨,还应该这样来调伏自己的心:一方面,不能执著于调伏众生之心,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执著于调伏众生之心。(要超越两边才能证悟到中道妙理。)

     

      为什么呢?因为若执著于不调伏众生之心,是愚人的所为;若执著于调伏众生之心,是声闻小乘法的所为。

     

      故此菩萨不应当执著于调伏众生之心和不调伏众生之心。能脱离这两种心态,便是菩萨渡众生的修行。

     

      虽在于生死轮回之中,却不为贪瞋痴三毒恶业污染净行;虽住于涅槃境界,却愿再出世间而不永远灭度,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以圣贤心行凡夫事,不作俗士凡夫的操行,也不作圣贤罗汉的操行,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不执着行于善法,也不执着行于不善法,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然与魔同行而显示降伏众魔,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追求成就一切佛智,而不急于求成,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洞悉诸法本寂,已能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空”之中,但却常出世间而不入于正位(小乘果位),不愿永住涅槃,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洞悉十二因缘法,了悟缘起性空之义,而能随意游走于邪见之中,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摄受护持一切众生,但不会生爱众生之贪着,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乐于远离一切虚妄身心相,但不采用身心灭尽的方法,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往来于三界生死,但不损本来空寂的法性,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观诸法空寂而不舍有为,以培植各种功德,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作无相观而不舍众生,化度众生,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无造作、作业的行为,而示现受生之身,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住于不起念的境界,而仍生起一切善行以度众生,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而仍遍知众生心所有的各种思想现象心数,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能行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与漏尽通六种神通,而仍为度众生尚有少许烦恼存在,显示有漏烦恼之相,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实施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却不贪恋因此而能投生于梵天处,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已修得四禅、四空定、八解脱和三种三昧之乐,而不愿随福报往生于四禅天或四空天,这便是菩萨的修行……(在此不详讲三十七道品的修行)

     

      虽修行止观法可增加定力与慧观之力,能作为入涅槃的助道法,但终归不愿落入偏空寂灭之境界,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修行诸法不生不灭,而并非不顾自己的形象,以好的形象庄严其身,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行住坐卧表现声闻、辟支佛的威仪,而不舍大乘佛法,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随诸法究竟清净相而行,而随缘应机示现种种化身,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观诸佛国土寂净如虚空,但为度众生,故应众生所愿而示现各种不同的清净佛土,这便是菩萨的修行。

     

      虽已得成佛之道,转正法轮,进入涅槃境界,而仍不愿舍离菩萨道,不入涅槃,这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虽然已成佛道,进入涅槃境界,但仍不舍菩萨道,照样度化一切众生,虽然能够入于涅槃,但不入涅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就在维摩诘居士这样说法的时候,追随文殊师利菩萨前来的大众中,有八千位天人当下皆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在佛经中,经常可见,当佛或菩萨说妙法时,很多人当下发菩提心,当下证道,所以法会上的加持力是很大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在《维摩诘经》中取其精华,没有全部细讲,只是简单扼要地提出来,抛砖引玉,让大家知道,文殊师利菩萨代表释迦牟尼佛去探维摩诘居士的病,通过探病因缘,两位大菩萨演扬妙法,从中启迪我们的智慧,希望大家能了解明白。具体的细节大家可以读《维摩诘经》的原文。

     


     

    本讲的结语:第一菩萨为什么有病?

     


     

      维摩诘居士已经证入不二法门的境界,已经得到大解脱了,为什么还会有病?因为众生有贪瞋痴等病故菩萨有病。因为菩萨看到众生每天在贪嗔痴慢疑中造罪,造业,将来就会受果报,受苦。这就是“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要等果报现前才知道后悔,知道自己做错了。而菩萨不同,菩萨的起心动念都是悲悯众生,看到众生种下不好的因,将来会受苦果,所谓惑业苦。正因为众生有贪嗔痴等病,所以维摩诘居士才有病。

     


     

    第二菩萨如何慰问有疾菩萨?

     


     

      菩萨应以自己的小病,推己及人,怜悯众生的生死大病。我们由现在生的小病,就想到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了期的痛苦,要有这样的慈悲心。

     


     

    第三有疾菩萨如何调伏其心?

     


     

      菩萨不应当执著于调伏众生之心和不调伏众生之心。若能脱离这两种心态,便是菩萨度众生的修行。

     

      因为时间关系,《维摩诘经》第五品(文殊师利问疾品)要义,今天就讲到这里。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双手合掌,把今天讲经听经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离苦得乐: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