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法堂 智慧人生系列讲座(之五十九讲) 《维摩诘经》要义

 

发布: 2022-03-26 16:52:42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第十讲:《维摩诘经》要义(第九品)

 


 

  录音:达义大和尚佛法开示 《维摩诘经》要义(点击聆听)

 

  视频:达义大和尚佛法空中法堂系列讲座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专题)

 


 

湛山空中法堂Zoom课程 达义大和尚下一期讲座时间:

 


 

加拿大东部时间每周五晚上7点半
中国时间周六早上7点半
(可提前半小时登入欣赏佛乐)

 


 

  网络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6904406372

 

  ZOOM会议号 meeting ID: 690 440 6372

 

  (讲座具体内容在PPT下方,请查阅)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 Default
  •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来到加拿大湛山空中法堂。

     

      请大家合掌,跟我一起念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上一次在讲《维摩诘经》佛道品第八时,讲到维摩诘教导我们应该行事非道才能通达佛道。我们修学佛法时会发现,有时佛菩萨会化现为丑陋的形像,凡夫无法理解的形像来行佛道。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有时表现为端正的打坐、念佛、诵经,有时在特殊环境,如在赌场、酒馆或社会各阶层等,都会发现菩萨在那里修行。例如,观音菩萨通常表现为慈悲相,但在有些地区,观音菩萨也会示现出愤怒相,菩萨的形像没有定相,但菩萨的心是一样的,都是心怀慈悲,用智慧度脱众生。之所以在不同的地方现不同形像,是为应身说法,即“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度众生单有慈悲是不够的,有时要用“非慈悲”的手段才能度某些众生。通过读《维摩诘经》就能感受到菩萨的大智慧,大慈悲。

     

      这一讲,我们一起学习《维摩诘经》第九品,不二法门。

     

      从第一佛国品至今,菩萨以不同形像度化众生。我认为,今天所讲的不二法门境界很不容易理解,也很难做到。世间上的人一般比较简单,要么是这样做,要么是那样做。但菩萨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到很高境界后,与普通凡夫的想法不同,最后一切法融会贯通,圆融无碍,这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门。

     


     

    什么叫不二法门?

     


     

      通常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有二边见,就是二元对立,这是凡夫的分别,比如说,对人或事物的认识,不是美就是丑,不是善就是恶,不是长就是短,不是生就是灭,不是常就是断,不是高就是矮。众生就是在这二元对待中分别取舍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因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对待的,有对待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取舍。为什么有取舍,因为顺心意的就喜欢,不顺心意的就讨厌,想要远离。如果取舍分别,那么在一生中,最好的情况也是一半幸福,一半不幸福。如果过于苛刻,过于分别取舍,那就连四分之一的幸福快乐都没有。

     

      佛菩萨就不同了,他们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观一切法本性空寂、平等,表面上虽然有对待、有差别,但本体无别,没有彼此之差别,由此证入自在解脱的境界。这就是佛菩萨自在解脱的原因,因为已经开悟,心如虚空,自由自在,没有约束。佛菩萨为了引导众生,权巧方便而说有菩提、涅槃等名相。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心经》也说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都是为了随顺众生而说的出世间佛法。凡夫众生对世间一切法都有对待的执着,这是不对的。真正修行人要学大智慧,如果有法执,也是不对的。所谓法执就是认为有烦恼可以断,有菩提可以证;有生死可以断,有涅槃可以证。这就是在法上的分别,是法执。乃至对《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名词的执着,也是对出世间佛法的执着,还是不究竟。

     

      真正的不二法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能讲出来的都不是佛法智慧。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才是真正证得不二法门,才是真正佛法的智慧。

     

      修学佛法有三个层次:一是凡夫境界,执着美丑,善恶,长短等,这是凡夫的执着。二是修学佛法之人,明白这些都是烦恼,要证菩提,要舍生死证涅槃,如果把这些名相当成真理,当成佛法,这也不究竟,是法执。如读《金刚经》后执着文字相,不是真理。三是真正悟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或说是不二法门,要离言语文字,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说真理无言可讲。

     

      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维摩诘经》第九品,维摩诘对众菩萨说:“诸位仁者,菩萨如何悟入不二法门呢?请各位随便畅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吧!”读到此处,我就觉得佛法不可思议,在两千多年前的佛经中就已经开启论坛的先河了。现在世界上各种论坛很普遍,但两千多年前佛陀在世时,就已经有论坛了。维摩诘居士让各位菩萨各抒己见,把什么是菩萨悟入不二法门的见解讲出来,每个人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菩萨应如何悟入不二法门。

     

      在法会中有:

     


     

    (第一位)叫法自在菩萨

     


     

      菩萨发言说:“各位仁者,生与灭为二,一般凡夫都会执着生与灭,要么生,要么灭,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凡夫肉眼看,都是有生有灭的,或看到眼前一盆花,开花结果最后凋谢;或看到周围环境与事物,发生、发展最后消失,故而凡夫都会执着生与灭的概念。

     

      有大智慧的菩萨会悟到法本不生,世间一切法本无实在之生,亦不会有灭。现在的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的,故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然法无实在之生,故也无实在之灭,一切法本来无自性,无所谓生,亦无所谓灭。如果悟到法本无生、无灭,即不烦恼。悟到不生不灭,即证无生法忍。认识这个道理即得无生法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不会生烦恼。这是菩萨所应该悟入的不二法门。”当明白不生不灭的道理后,即能证得无生法忍。

     

      什么叫无生法忍?根据《大智度论》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佛教认为一切法是依缘起而生,也随缘散而灭,根本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可得。生既不可得,灭亦不可得。

     

      龙树菩萨在《七十空性论》云:“已生则不生,未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即生未生故。”所以一切法无生。龙树菩萨在《中论》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所以说在法性上法本不生,当然也没有灭。若能悟到这个道理即证入不二法门。

     


     

    (第二位)德守菩萨

     


     

      菩萨发言说:‘我’、‘我所’为二。因为有‘我’,便有‘我所’的爱取;人皆因有我,故而有我所之爱取。若没有‘我’,则没有‘我所’的爱取。无‘我’、无‘我所’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这里所讲的“我”是指众生把四大五蕴所组成的假我,妄执为是实实在在能主宰的我;“我所”是指六根对六尘所见到的一切法,以为是自己可以拥有的。其实“我”都是假的,我所拥有的一切东西更不可靠。当我们修学佛法后,应知道现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名闻利养等,都是临时借用,无权永远拥有。因为“我”是假的,当“我”都不存在,“我所”亦不存在。一个人无论生前有多少东西,往生之时“无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佛教讲修行人应经常到殡仪馆去,看看往生者,能增强道心。我常常到殡仪馆去助念,念佛念经,为即将往生者开示。不同的人在临终时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的学佛人,虽然刚开始有些放不下,但通过法师们的开示,马上能提起正念,跟随法师们一起念佛,面貌就变得很慈祥。也有些没有学佛的,临终前“死不瞑目”带着怨气离开世间,这些人生前死后心都不安,去处很危险,很难找到本有的家。

     


     

    (第三位)不眴菩萨

     


     

      菩萨发言说:“受与不受为二,若不受法所拘,则不可有得法,以不可得,故没有某些特定的法可取、没有某些特定的法可舍弃、没有某些特定的法可行,这是菩萨所应该悟入的不二法门。”

     

      众生有苦受、乐受、无记受三种不同感受。“受”也是因缘和合而有。其实菩萨了达诸法本性皆空,根本没有“受”可得,也没有“取”可有,没有“受”,没有“取”,就不会造业,没有造业就不受苦。所以修行过程中要保持身心清净,就不造业,不造业就不受苦。

     


     

    (第四位)德顶菩萨

     


     

      菩萨发言说:“染垢与清净为二,了知烦恼染垢的实性是空相,便可明白没有所谓解脱清净相可寻求,只是随顺于缘起灭相而具有垢、净之别罢了,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垢净是相对的,有染就有净,有净就有染,两者分不开。离开垢,净不可得;离开净,垢不可得。众生与佛也是相对的,众生有烦恼故名众生,佛得清净法身故名佛。没有佛即没有众生,没有众生亦没有佛。从空性而言,垢净本性平等不可得。无实在的染垢,亦无实在的清净。正如《心经》云:“不垢不净”,普通修行人执着于舍掉垢秽,得到清净,但是修行到更高境界时,垢不可得,净亦不可得,所以是“不垢不净”。垢是由一念不觉起无明而有,菩萨若证悟空性,当下便知垢不可得,净也不可得。唯有把染污的垢秽与无染之清净融为一体,这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之境界。因此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不但要舍垢求净,到最后把净也要放下,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第五位)善宿菩萨

     


     

      菩萨发言说:“是动是念为二。心不动则无念,无念心即不作分别。通达这一点,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动是六尘幻境,念是妄想心,其实动念一如,两者没有分别。倓虚老法师悟道偈云:“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以般若观照观念头,当觉照心生起,发现妄想未离当下一念心,未离本有真如。

     


     

    (第六位)善眼菩萨

     


     

      菩萨发言说:“一相与无相为二。假若觉知一相即是无相,相本无二,亦不要取著于‘无相’,则便能证入平等之法了,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这里所讲的一相是指万法归一的言表真如,以言语表达真如,它是属于有的。无相是离言的真如属于无,如果了达依言的一相和离言的无相是一体的就是菩萨入于不二法门。

     

      佛教讲到真如,有时以语言文字表达,但严格来讲,只是言说方便,真正的真如是离言无相,只能意会不能言说。那才是要证入到的真如。

     


     

    (第七位)妙臂菩萨

     


     

      菩萨发言说:“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菩萨心指利益众生的心,声闻心是指小乘独善其心的人。如果菩萨觉观心相皆空之理,了知事物本质幻化无实的话,便没有菩萨心、声闻心的分别了,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如果菩萨有菩萨心和声闻心之分别便不能得到解脱。修行人在利益众生时不应执着,正如我之前常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终日度众生,无一众生可度;每天都在说法,却无一法可说。就是这个道理。

     


     

    (第八位)弗沙菩萨

     


     

      菩萨发言说:“善与不善为二,若不生起善或不善的分别心,即可得入无相广大的空际,如果通达这个道理,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修十善业为善,犯十善业为恶,善恶有别。但如果从法性而言本体一如,正如六祖大师在《坛经》云:“不思善,不思恶。”修行人首先要止恶行善,当行善到一定程度,要将善之观念放下。也就是说,每日所行之善是应该做的,不要执着善与恶的观念。因为恶不可得,善亦不可得,若执着则有局限性。

     


     

    (第九位)师子菩萨

     


     

      菩萨发言说:“罪业与福报为二,假若了达罪的本性是空的,福的本性也是空的,这样就可以明白罪业与福报根本没有差别了。以金刚般若智慧的破相之智来观照,决定罪业与福报的实相,了知无受缚也无解脱的话,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罪与福没有离开当下这念心,心行贪嗔痴便成罪业,心行戒定慧便成福业。福与罪就在一念之间。佛教忏悔文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由此可见罪福本空,所以罪本无缚,福本无解,罪福平等如一。修行人明白这个道理后,时刻观照自己,一旦犯错当下觉醒自己,懂得用无相忏悔才是真正忏悔。也启示我们福与罪只在一念间,一念可上天堂,一念可下地狱。所以智者大师说“一心具足十法界”,四圣六凡只在一念间。

     


     

    (第十位)师子意菩萨

     


     

      菩萨发言说:“有漏与无漏为二(有漏是世间烦恼法,无漏是出世间清净法)。若菩萨得悟诸法平等的性智,了知法性平等,便不起‘漏’与‘不漏’的分别想。不会执著于‘相’,亦不会安住于‘无相’,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第十一位)净解菩萨

     


     

      菩萨发言说:“有为无为为二。若能脱离一切名言概念之分别,心地解脱,如虚空的自在,以清净智慧而空无所碍的话,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世间上的一切法都是有造作的叫有为,出世间法无所造作叫无为。有为、无为只是名相而已,实际上法性本自一如,根本就没有有为和无为的差别。在修行过程中,刚开始通过名相来修,到最后要脱离名相,才不会有法执,有法执修行的进步就不快。

     


     

    (第十二位)那罗延菩萨

     


     

      菩萨发言说:“世间出世间为二。如果观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即与出世间法无异,基于其中法性是不变的道理,便知二者没有差别,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充分说明了世间出世间不二的道理。

     

      修学佛法不能离开世间,离开世间无佛法可求,世间一切法只要善于运用,都是佛法,如上一讲所说的“巧把尘劳为佛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尘劳,但若善于修行,则这些尘劳就是修学佛法的佛事。

     


     

    (第十三位)善意菩萨

     


     

      菩萨发言说:“生死与涅槃为二。如果能证见生死的本性空寂,也就没有生死可言、亦没有生死流转的束缚、没有涅槃还灭的解脱。如其本然,不生不灭,能这样理解的话,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第十四位)现见菩萨

     


     

      菩萨发言说:“尽,不尽为二。法若到了究竟,便尽亦等于不尽的无分别相,不执著于相,都是无尽相。明白无尽相即是空‘无相’,空‘无相’是没有尽与不尽的相了。如果能这样深入了悟的话,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断了烦恼生死叫做尽,如果不断烦恼生死叫做不尽。其实二者本体一如,没有差别。

     


     

    (第十五位)普守菩萨

     


     

      菩萨发言说:“有我、无我为二。‘我’这个主体尚且空不可得,那‘无我’何以可得呢?见‘我’实性空相的话,便不会再生有我与无我的分别了。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我”和“无我”对待为二,从本体而言“我”不可得,“无我”更不可得。

     


     

    (第十六位)电天菩萨

     


     

      菩萨发言说:“‘明’,‘无明’为二。然而从本质来说,‘无明’实性即是‘明’,‘明’空不可得。‘明’与‘无明’脱离一切名言概念的分别,了悟平等无二,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从名相上分,有“明”与“无明”,但本质上无别。“明”未离开“无明”,“无明”亦不离“明”。永嘉大师《证道歌》中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的实性亦是佛性,故而无论“明”与“无明”,本体是一如的。

     


     

    (第十七位)喜见菩萨

     


     

      菩萨发言说:“色与色空为二。色即是空,无须色灭了之后才是空,因为色的本质本身就是空了。如《心经》说,色不异不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与色是一样的道理,识与空分别为二。但识即是空,无须识灭了之后才是空,因为识的性质本身也就是空。能于其中而通达的话,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跳到第二十九位菩萨对不二法门的见解。

     


     

    (第二十九位)宝印手菩萨

     


     

      菩萨发言说:“乐住涅槃、不乐住世间,为二。如果觉知生死性空,便会不乐涅槃亦不厌世间,则也没有分别为二的想法了。为什么呢?因有了生死的束缚,则才要有解脱生死;若根本无有生死的束缚,就无需求解脱了。没有所束缚亦没有所解脱,则也没有乐涅槃或厌世间的分别,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第三十位)珠顶王菩萨

     


     

      菩萨发言说:“正道与邪道为二。住正道者,无有所住,住无所住,亦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的。是则不会生起分别是正是邪的想法,脱离此所谓正邪二者的分别相,便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邪与正是相对概念,无实在之邪,亦无实在之正。

     


     

    (第三十一位)乐实菩萨

     


     

      菩萨发言说:“实与不实为二。开悟见实的圣者,尚且不可能见实有,何况在虚妄非实中,又怎么能见实有啊。为什么呢?因实相并非肉眼所能得见,而是要以慧眼才能见,慧眼是无所见,无所不见的,这是为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开悟后的修行人,亦不见实在之诸法实相,实相以慧眼见,慧眼见无所见,无所见即无所不见。

     

      以上这三十一位菩萨各各提出自已的见解,说完了之后,维摩诘便问文殊师利:“你认为菩萨如何悟入不二法门呢?”

     


     

    (第三十二位)文殊师利

     


     

      菩萨发言说:“以我的意见,由于一切色法都是空的,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也不能用文字识别出来,离开各种问答解释,这才是菩萨所应悟入的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说完后,反问维摩诘说:“我们都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换我来请问你,菩萨是怎么进入不二法门的。”

     

      (第三十三位)这时候,维摩诘却是默然无言(这是大智慧的显现)。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唯有大智慧的文殊师利懂得其中之奥妙,最后作了这场辩论的总结,他赞叹维摩诘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就在论说这入不二法门的时候,在于这群大众当中,有五千位菩萨都悟入不二法门,得证了无生法忍。

     


     

    本品结语:

     


     

      关于“菩萨应该如何悟入不二法门”的论题,有三十三位菩萨参与讨论,最后是由大智慧的文殊师利作为这次论辩的结论者,他智慧超人,赞叹维摩诘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这与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道理是一致的。修行人若能将不二法门的大智慧应用在生活上、工作上、事业上,就能达到理事无碍、自他不二的解脱境界。

     

      《维摩诘经》第九品不二法门的要义,今天就讲到这里。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双手合掌做功德回向,把今天讲经听讲的功德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