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故事连载-56:索无物喻

 

发布: 2021-03-14 12:15:24   作者: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来源: 大藏经   

 


 

【出处】

 


 

  故事出自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四册 No. 209《百喻经》

 


 

【缘起】

 


 

  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的鹊封竹园里集会,座中有诸大比丘,诸大菩萨,以及天龙人非人等。 在这个盛会中,还有从别处来的异学梵志五百人,他们都一心想听佛宣说法要,并向佛询问自己的疑惑。 当佛出来坐定后,他们便从座上站起来说:'我们听说佛法非常宏大和索,所以特来请教。 』

 

  佛就叫他们提出问题,一一加以回答,于是那五百梵志,都豁然开解,明白佛法的真义。 就在佛座下五体投地受了五戒。 接着,当他们重新坐回座位以后,佛就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听,我现在给你们说各种譬喻。。。 』

 


 

51、愿为王剃须喻

 


 

【古文】: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崄路中不能得前。 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崄路。 二人答言:与我何物? 将车者言:无物与汝。 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 答言:无物。 又复语言:与我无物。 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 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 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 世俗凡夫着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 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译文】:

 


 

  从前有两个人同行,见有人拉着一车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 这时拉车者对那两人说:帮我推推车,走出这个高坡。 这两人说道:给我们什么物呢? 拉车者道:无物给你们。 这两人就帮他推车,到了平地上,对拉车者说:拿物来给我。 他说:无物。 那人又要求道:就给我无物。 另一个人含笑说道:他不肯给,何必相逼呢? 那人说道:无物给我们,那必定应有无物的。 另一个人说道:无物么,这是两个词合起来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称来表示而已,并非要有个实物来相应。

 

  世俗凡夫执着于无物这个假名,以为必有一个相应的实物,于是就追求进入无所有的境界,反而执着于这个无所有。 另一个说无物之意的人,则以为它就是无相,因为种种现象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空的。 明了了这一点,在世界上对一切事物就无所愿求,若是无所愿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业,也就是无相、无愿、无作。 但并不是实际存在着一个无相、无愿、无作的实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话,就如那人要求给他无物一样的荒谬,这就是另一个人说无物的意思。

 


 

【注释】:

 


 

  无相、无愿、无作:略称三解脱门或三门。 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 兹分释如下:

 

  (1)空门..谓观我所见,我见皆空,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又作无想。 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又作无作或无欲。 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 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称为可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无漏共通的,而三解脱门则唯通无漏。 故《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9c)..'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 世出世间等持别故。 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 能与涅盘为入门故。 ’

 

  又解: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着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