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僧抱绿绮 - 李白的佛缘

 

发布: 2015-01-10 21:04:25   作者: 改编自新浪佛学   来源: 改编自新浪佛学   

 

  本文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几首释家题材诗歌加以解读,进而论证"出于道"的李白也是"游乎禅"的;再通过对李白平生佛教交游及相关诗作的回顾,得出佛教思想对李白精神世界曾起到一点调节作用,但远未能成为他认识世界、改善自我的终极皈依之结论。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Default
  •  



     

    太白图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另说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另有小李杜之称的则是“李商隐”和“杜牧”。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李白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且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门之变后伏诛,留有亲生后嗣的可能性很小。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和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这两种说法,其中后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直到四岁时(705年)才跟随他的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李白自四岁(705年)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二十五岁时只身出四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武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因李白命“力士脱靴”,高力士引以为大耻,以而以言语诱使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几句是讽刺她)而不容于宫中。

     

      后来他在洛阳和另两位著名诗人杜甫、高适相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 于长安适居时,见到一辆囚车经过,一问官吏之下得知乃是尚未出名、稍晚声威大震的郭子仪,时为校尉,隶属名将哥舒翰麾下。因出火计欲破贼,不巧因风势逆吹,反烧到自军军饷,遂而获罪待刑。李白见之,立即保释郭子仪,为唐朝留下了一个中兴名将。(这即是郭子仪于李白获罪后力保李白免死,而后得到赦免的报恩。)

     

      天宝十一载(752)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参见李璘之乱)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佛教东传之后,历数千年磨合,始由一种域外文明消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命观念和生存形态的三大文化之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完全融合,是在初盛唐间实现的。故唐代诗人多入于儒、出于道、游乎禅。李白亦概莫外之。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王琦注曰:"《五色线》、《净名经义钞》:维摩诘……过去成佛,号金粟如来。"按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P1574)李白自称后身当为金粟如来---维摩诘前世,且界定自己的身份为青莲居士---号"青莲"的在家佛教徒。足见其对维摩诘居士乃至佛教的推崇。考"青莲居士"之称于李诗中凡两见---另见《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王琦在《李太白年谱》"长安元年"条写道:"青莲花出西竺,梵语谓之优钵罗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太白自号,疑取此义。"(P876)按琦说可从,考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且开出洁净之花,故佛典中常以之象征清静的理念和本性。《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即载:"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而在佛教中,青莲是莲花中的最上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即云:"一切莲华中,青莲华为第一"。

     

      索"青莲"一词于李白诗文中凡七见。除前引二诗外,又见《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僧伽歌》:"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这些诗句都确凿无疑地体现出诗人对"青莲"之佛家寓意的理解,也恰恰外证了李白非浅的佛缘。

     

      事实上,李白是学过佛的。《赠僧崖公》一诗即忆及其学佛悟禅的经历:"昔在朗陵东,学禅白眉空。大地了镜彻,回旋寄轮风。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晚谒太山君,亲见日没云。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授余金仙道,旷劫未始闻。""镜彻",瞿朱注曰:"《华严经》: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P698)"轮风",王琦注以"《法苑珠林》依《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依风轮,风依空轮。空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P542)云云。可见,先从白眉空受禅,后遇太山君学佛理的李白于佛典是深谙的。否则,也不能"敏捷诗此首"。

     

      再看《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此诗正是李白对佛教基本人生奥秘的参悟。首句是说,人生有如一场大梦,而先觉者自然是因为了悟了佛法真谛;"腾转"句云,世间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并无实体。"灭除"句指出,只有灭尽种种无明的疑惑,才能了悟佛法;"澄虑"四句认为,贯通佛家顿悟之学,明心见性,就能洞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领会金仙(佛)之真义。佛法妙谛,娓娓道来。正显露出李白思想世界中常被忽略的佛教一隅。故关于前引《赠僧崖公》与本诗,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论道:"李白跌宕不羁,钟情于花酒风月则有矣,而肯自缚于枯禅,则知淡泊之味贤于啖炙远矣。白始学于白眉空,得”大地了镜辙,回旋寄轮风”之旨;中谒太山君,得”冥机发天光,独照谢世氛”之旨。晚见道崖,则此心豁然,更无疑滞矣。所谓”启开七窗牖,托宿掣电形”是也,后又有谈玄之作云:”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问语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则所得于佛氏者益远矣。"(P698)。诚哉斯言。

     

      唐代诗人的佛教因缘主要在于浏览佛寺和交往僧人。李白平生亦遍游名寺古刹,广交高僧禅友。于下,且谛听着这位青莲居士的空谷足音,观照其一生的禅影佛光。

     

      武则天长安元年(701),李白降生于中亚碎叶。据《大唐西域记》载,知其地时隶跋禄迦国。其国"伽蓝数十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P66)且"经教律仪,取则印度"。五岁之前,李白就生长在这样的西域环境里。法鼓梵钟,青灯古佛。幼小的心灵当积淀起足以影响一生的浓厚的佛教情结。

     

      中宗神龙初年(705)至玄宗开元十二年(724)间,李白大部分时间隐居于蜀中匡山大明寺读书(按:据《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成都府》:"大匡山,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一名戴天山。"考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记《绵州图经》云:"戴天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大明寺,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康山读书处”也"。予谓,"匡"改为"康",当是为避宋太祖讳。且李白开元十二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所作《别匡山》诗中"洗钵僧临失鹤池"句即言大明寺僧事。)身在佛寺,自然易生向佛之念,彼时,李白头脑中佛教意识当有所滋长。

     

      开元十三年(725)春三月,李白出三峡。沿江舟行,抵江夏。与僧行融"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李白比拟行融与自己的关系为"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子昂)出。"于溢于言表的禅交深情外,亦可窥见历代文人僧侣交往对李白的映照影响。同期,李白还曾与"群公临流赋诗"赠别某林上人,有《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亭》,称赞这位林上人"落发归道,专精律仪。白月在天,朗然独出。"秋抵金陵,曾往游城西南隅之瓦官寺。为作《瓦官阁》诗。有句"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南吟风筝。""雨花"、"天乐"、"法鼓"诸般佛教语汇嵌入自然,化境无痕。足见李白对一般佛教典实的熟悉程度。

     

      开元十四年(726)秋,李白在扬州登览了西灵塔。有《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云:"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处佛塔之上,观世界之大,思人生之短。类《法华经》中"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云云的经句是极易萦现于脑际的。

     

      开元十七年(729),白寓安陆。据《上安州李长史书》:"敢以近所为《春游救苦寺》诗一首十韵,《石岩寺》诗一首八韵,《上杨都尉》诗一首三十韵,辞旨狂野,贵露下情,轻干视听,幸乞详览。"王琦注曰:"《方舆胜览》:救苦寺,在常德府西四里,今名胜业院。李白有《春游救苦寺》诗。今考集中,三诗皆不传。"(今按:据瞿朱二先生《李白集校注》,知"常德"应为"德安",宋德安府在今湖北安陆;且"以近所为"回字,两宋字,缪本俱作"一夜力撰。")则知,李白本年曾游安陆救苦寺、石岩寺。《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爻》亦本年之作。诗云:"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而我遗有漏,与君用金方。心若都已灭,永言题禅房。"李白阐述道:修禅可以破象解惑,除灭人生的种种痛苦和烦恼。

     

      开元十九年(731),李白一入长安,失意而归初游梁宋,憩故交元丹丘颖阳居,前引《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即诗成此期。暮秋,抵洛阳,宿龙门香山寺,有《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诗。皓月当空,松风送爽,清静的佛寺之夜熨贴着诗人那怀才不遇的惆怅心境。

     

      开元二十八年(740),李白移家东鲁,卜居兖州瑕丘。漫游鲁郡,有《鲁郡叶和尚赞》:"海英岳灵,诞彼开士。了身皆空,观月在水。如薪传火,朗澈生死;如云开天,廓然万里。寂灭为乐,江海而闲。逆旅形内,虚舟世间。邈彼崑阆,谁云可攀!"人生是苦,忘身解脱。断绝世情,寂静空明。李白对佛教思想的实质内容把握得很到位。

     

      天宝六载(747)春,白旅居金陵。获其族侄僧中孚所赠"玉泉仙人掌茶"。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云:"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现存李诗中,"青莲居士"之号于此首见,有句云:"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的《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亦此期自吴赴越,途经湖州之作。又往游余杭胜刹天竺寺,观涛望山,览云弄水。有《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诗。

     

      天宝九载(750)秋,李白登览庐山,寓居东林寺。有《庐山东林寺夜怀》,誉东林寺为梵宫青莲宇。月夜虎溪,清霜白水,白参禅打坐,"湛然冥真心。"同期所作还有《别东林寺僧》。据安旗先生《李白诗秋要》,《僧伽歌》亦白本年于江淮间所作,《歌》曰:"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舍利骨,手中万岁胡孙藤。嗟余落魄江淮欠,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忏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碰到"罕遇"的"真僧",李白的佛教思维似乎一下子舒展开来---"三车"、"青莲"、"舍利"、"波罗夷"诸般佛典名相纷至杂陈。本年冬,李白北还东鲁,应鲁郡崇明寺僧之请,为作《崇明寺佛顶尊陀罗尼幢颂并序》。

     

      天宝十二载(753)秋,白在宣城,有《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此中积龙家,独许浚公殊……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称赞僧浚有支遁之才,乃龙象(据王注,释子中能负荷大法者)在世。《送通禅师还南陵隐修寺》亦本年所作。

     

      天宝十三载(754),与南陵县丞常某游五松山龙堂精舍。有《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一诗。处身于清幽秀美的五松山,李白不禁想"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同期之作还有《与谢良辅游泾川陵严寺》。

     

      至德元载(756)安史乱中,李白携宗氏南奔,抵宣州。遇会公于敬亭山,为作《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此番南国游历,还曾在大理评事李黯的陪同下往游无锡会山寺及其别院"昌禅师山池",即惠山寺及其住持昌禅师研习经文、接待宾客与生活起居之所在,有《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中有句云:"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准确地描述了观空悟道时空灵的心境。

     

      乾元元年(758)春,白流夜郎自寻阳首途,其《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云:"朝别凌烟楼,瞑投永华寺。"知自于长流夜郎途中曾借宿永华寺。彼时,李白于空门意味当有更深体会。行抵江夏,略作逗留。于兴德寺"恭陪竹林宴"(见《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又访李邕故居(按:李邕被杖杀后,已废为佛寺。)赋《题江夏修静寺》,有句云:"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化佛语"寂灭"于无痕,已是深得释家三昧。

     

      乾元二年(759)春三月,白舟行至夔州遇赦得释,旋返。初夏,还抵江夏。遇僧倩公,以其"倾产重诺,好贤攻文",故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见《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秋间,离江夏,有《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比谈皓为东晋名僧支遁。应裴侍御招往游洞庭,其间有《酬裴侍御留由师弹琴见寄》,又比师为"休上人",即刘宋名僧惠休。适逢中书舍人贾至遭贬南来,与同游龙兴寺,有《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诗。又与僧方外同登巴陵开元寺西阁,有《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上元元年(760)春,白在江夏送别蜀僧晏入长安,作《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中有句想像僧晏讲经帝都的情景为:"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麾尾谈重玄。"融佛道于一炉,超象外而得环中。另,《禅房怀友人岑伦》、《为窦氏小师祭璿和沿文》、《地藏菩萨赞》诸诗文,据詹鍈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知亦为本年之作【4】(P141)。其中,《为窦氏小师祭璿和尚文》频采内典,妥贴自然,堪称祭僧文代表作。《地藏菩萨赞》之《序》云:"敕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独出旷劫,导开横流,则地藏菩萨为当仁矣。"对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利他思想予以褒扬。其正文"梵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云云则阐述了摆脱欲求,方能断除烦恼,使本心保持虚静,进而寂静忘身以至顿悟成佛的义理。

     

      上元二年(761),李白流寓金陵,作有《金陵名僧頵公粉图慈亲赞》、《志公画赞》,均妥帖精炼,深蕰禅思。尤其后者,世人以其为"吴道子画,李白赞,颜真卿书",故号为"三绝"。

     

      广德元年(763),李白往依李阳冰,曾陪阳冰游化城寺,有诗《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感叹听升公谈禅说佛,如赏季父鸣琴---"清乐动诸天"。《化城寺大钟铭》亦为同期之作。铭文化用释典自然无碍,辞句亦婉转流畅。

     

      就笔者统计,现存李白诗文中释家题材的作品有53首(篇),除上述可编年诸作外,还有《赠僧朝美》、《寻山僧不遇作》、《草书歌行》、《大庭库》、《莹禅师房观山海图》、《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序》等。其中,《赠僧朝美》诗以其含蕴深致的佛教理趣而格外引人注目。诗云:"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苞卷金缕褐,箫然若空无。谁人识此宝,窍笑有狂夫。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日研寻于二氏(仙佛)之精英"(P1681)(杭世骏《李太白辑注序》中语)的王琦解说道:"诗言水客注舟大海舟为长鲸所嘘吸,遂遭溺没。其中乃有不死者,反于海中得明月之珠,卷而藏之,不自眩耀,人亦不识,比喻人在烦恼海中,为一切嗜欲所汩没,醉生梦死,飘流无极。乃其中有不昧本来者,反于烦恼海中悟得如来法宝,其价则倾乎宇宙,其光则照乎江湖,卷而怀之,不自以为有,而若空无者。然人皆不能识此宝,而唯我能识之。夫心既明了,更无言说可以酬对,唯有劝勉珍重此躯而已。盖人身难得,六道之中,以人道为最。是此躯之重,等于黄金,未可轻忽,故曰”各勉黄金躯”也。

     

      又按《后汉书》: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各勉黄金躯”者,是勉以修道成佛之意。"(P632)

     

      综上可见,李白一生中尤其天宝以后受佛教濡染委实非浅。源于其思想上兼收并蓄、诸家互补、为我所用的精神实质。释家思想也只能对他的精神世界起到一些调节作用,未能成为他认识世界和改善自我的终极皈依,故他虽有时仰慕佛教,却终未按释家戒定之学身体力行;虽有时憧憬佛门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却总是"欲去仍徘徊"。

     

    【诗词一】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

     

      天府山水培育了诗人李白壮阔的情怀,亦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清新自然的诗章。

     

        本诗首二句写来自故乡的琴师抱琴下山,将这位乐师写得很有气派。次二句写蜀僧弹琴,但见琴师一挥手,琴声便铿锵震耳,仿佛大自然中的万壑松风,令人革心洗面,心境焕然。琴声止后,却余音袅袅,与薄暮的寺钟一起共鸣,将人带入无限渺远的虚空境界。不知不觉,听琴会心之余,暮色四合,时间如逝!

     

        本诗用典精当,“挥手”、“洗流水”、“霜钟”均有典故。提起鼓琴、听音,无人不会想起琴师伯牙与知友钟子期,伯牙挥手,钟子期听声。一个善奏,一个善听,高山流水,你心我心。李白借用典故,表达自己与蜀僧的知己之感。全诗起笔不凡,《唐宋诗举要》表举此诗“一气挥洒,中有凝炼之笔”。

     

      

     

    【诗词二】《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会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赏析】

     

     

     

       性好山水的李白与名山大川中的不少僧衲亦有往来。在清丽平和的山水之中,他那颗豪放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并进而感受宇宙自然的空寂。

     

        当他与同族侄人游昌禅师的庵池时,他深受感染,慨然赋诗。“远公”一词,是借庐山慧远之名以表自己对昌禅师的节操的称颂。 当他与这位喜爱平静生活的禅师一起萧然而坐于松下的石上,相对无言,仿佛心领神会时,他深感此情此境与天上神宫何异!这里,花自清纯,水同心闲,涤尘心眼豁,标指性情高,令人何等忘情而不知返。虽只相晤片刻,却仿佛过去了千百余年,令人感叹时光悠悠,天地静虚。

     

        李白留下不少描写佛教胜地的诗。有名的如《题峰顶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极尽夸张之能事的赞歌。峰顶寺在今湖北黄梅县。另外还有一首《庐山东林寺夜怀》,其中名句“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常为历代诗家引用,表明了诗人对一种宁静空寂、物我一体的境界的不懈追求。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李白

     

      国际佛学会-李白佛缘

     

      新浪佛学-李白:《听蜀僧浚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