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领导〈二〉

 

发布: 2018-11-20 20:19:42   作者: 杨钊大居士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五星级的领导是管理能力最高的一级,他们具备两种矛盾的性格︰

     

      一、谦虚的个性

     

      二、专业坚持的意志力

     

      如何挑选五星级人才的材料?如何锻炼成为五星级的领导人呢?

     

      台湾在六十至七十年代人才外流时,政府首长常说「台湾缺资源、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最缺的还是人才。」

     

      廿一世纪初的现在,普遍的感觉是「台湾最缺的不仅是人才,更是『人品』。」

     

      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不论做小事大事,都会坏事。 「你做事,我放心」的前提是这个人要有人品。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人才的要求指出:除了教育程度、分析能力、领导能力、冲劲、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品德和动机,因为愈是聪明的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可能愈大。」

     

      内地对干部的要求也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的社会,企业成功靠「品牌」,「品牌」的建立,靠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消费者的提升靠「品味」,政商人物的提升靠「品格」。

     

      什么是「品格」?说到底就是道德修养。什么是道德呢?

     

      现代人提倡的人才品德,起码条件是具备「同理心」,也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过得自己过得人,能时刻「易地而处」。

     

      儒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加在别人的身上,自己想提升的,用在别人的身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尊敬及孝顺自己长辈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长辈,用关心以及爱护自己晚辈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晚辈。

     

      处事要先公后私,做人要先人后己。长辈教导说﹕「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处事待人要「讲诚信,重和睦。」拥有这些「品格」的人,儒家称之为「君子」。当「人品」丧失时,「人才」就沦于「小人」。子曰﹕「君子好财,取之以道。」君子追利,但底线不失义,要合法,不能损人利己,不能假公济私。 「小人」往往只图己利,「小人」一旦当道,就会失去凝聚力,社会就会失去方向感,所以历史的案例告知我们,「小人得志,天下大乱。」

     

      道家的道德标准最高点是「天之道,利人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学习处事待人,应该是「好像上天一样,利益万物而不伤害它,即使有所伤害,也是去磨练它和清理它。圣人的修为是利益社会、利益人群,利益自己身边的人,但不去争名誉、争地位。」

     

      佛教的道德次递有五戒、十善、六波罗密和四无量心。

     

      五戒﹕杀、盗、淫、妄、酒。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六波罗密﹕施、戒、忍、精、禅、般若,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愿一切众生具备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随喜成就众善。愿一切众生离二边、平等住。

     

      佛教华严经曰﹕善男子!如来功德,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其中第九者为「恒顺众生」,谓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的人,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安稳。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得成正觉。

     

      意思是众生学习菩萨行,必须唤起自己内在的爱心和同情心,也就是引发内在的「大悲心」,因为诸佛如来以及一切众生,都具有先、后天的「大悲心」,也就是爱心和同情心,故有「同体大悲」之说。由具备「大悲心」,从而令自己能挑起家庭的责任,甚至引发对家族、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个过程,称为由「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也就是觉悟的心。觉悟的心生起后,便会去检讨,去总结自己的所作所为,归纳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去规划未来。若能不断检讨,不断总结,不断计划,不断落实,保持优点,改善缺点,日子有功,便能积聚大量的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到一定阶段,则能成就正等正觉,能够公平公正地处事和待人,这时,你的修为就达到很高的层次了。

     

      所以说,修行的次递是由引发「大悲心」,从而生起「菩提心」,并能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修行,从而得成「正等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