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祖师孝顺的事迹

 

发布: 2016-12-14 19:12:10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历代祖师、高僧大德没有一人不尽孝道的,都以身力行来孝顺双亲,成为后辈的典范。

     

      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

     

      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而归葬焉。

     

      又如《净土圣贤录》中记载:

     

      宋长芦宗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

     

      再如清朝玉琳国师,接他母亲到寺中侍养,并将檀那供养他私人的钱,分作五份:一份供佛,一份流通法宝,一份奉养其母,一份自己受用,一份与众结缘。这是多么合乎情理啊!

     

      又如唐朝的黄檗禅师,出家后三十年都没有回家探望老母亲,老母亲思子心切,不免经常老泪纵横,以致哭得双目失明。但想念之心未减丝毫,因双眼失明,于是想出一个特别的方法,就是凡到她村庄的出家人,都请回家供养,并亲自为受供的出家人洗脚,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儿子的左脚上,有一颗大肉痣,想借此方法,查出来者是不是她的和尚儿子。 后来有一天,黄檗希运禅师,真的路过自己的家乡,于是被她母亲请回家来接受供养,亦同样为他洗脚,黄檗禅师知母用意,就很机警的把右脚给母亲洗了两次,就这样瞒过了母亲,告别而去。当禅师在离家门不远的半路上,突然碰到一个认识他的村人,这位村人立刻回告禅师的母亲,问她想念儿子几十年,为什么不把他多留住几天?老妇人听后才知刚才所供养的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和尚儿子,就不顾自己的眼瞎,立刻飞也似的追赶而失足堕入河中,当禅师返身去救时,老母已溺身亡。

     

      此时,禅师极其悲痛地为母料理后事,并说偈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又说:「我母多年迷自性,如今华开菩提林,当年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说完后,观礼的群众,亲眼见其母化一道白光,升到天上去了,其后又托梦给禅师今日生天之事。像这样的行孝,一般以为把母亲害死,是大逆不道,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大孝。所以出家佛子,同样是孝敬父母,侍奉父母的。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增一阿含经》也云:「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慈母在堂,名之为富;慈母不在,名之为贫;慈母在时,名为日中;慈母死时,名为日没;慈母在时,名为月明;慈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与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实报答父母亲。」《五分律》也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必得重罪。」

     

      以上是古代高僧大德的孝道事例。就近代而言,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等诸大德,也无一不是孝敬父母的典范。从佛陀的孝顺父母的事迹到历代祖师孝顺父母的事例而言,有谁又能说佛教不讲孝道,不重视孝道的呢?事实恰恰相反,佛教是最重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