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与戒律的故事

 

发布: 2017-07-20 09:12:11   作者: 仁 藏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牙刷是我们每天使用的东西,也许你还不知道牙刷和佛教戒律有很多交集。有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研究牙刷在中国普及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戒律在中国执行的情况。从一个小物件了解佛教传播史的一些知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五比丘之后,佛教就有了僧众。有僧众就得制订规矩,这规矩就是戒律。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原则是「随类现身,对机说法」,佛陀制订戒律的方式为「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特殊因缘及具体背景,其目的是为僧众着想,具体内容为十大利益:「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难调者令调顺,惭愧者得安乐,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正法得久住。」

     

  • Default
  •  


     

      佛寂灭前叮嘱,要「以法为师」、「以戒为师」。我们现在看到的两种记载是这样的:

     

      尔时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汝等中若有人作如是思维:『导师的教言已毕,我们无复有导师。』实非如此,不应作如是观。阿难,我为汝等所建立的法与戒,于我去世后应为汝等的导师。」

     

      ——《巴利文大藏经•长部•大般涅槃经》(第六章)

     

      尔时如来告阿难言,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

     

      ——《大正新修大藏经•阿含部•大般涅槃经》(法显译)

     

      佛陀入灭后,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经藏,由持律第一优婆离诵出律藏。后来这些成为了佛经「经律论」的一部分。没想到,因为对律的记录和理解不一样,佛教也因此分成几个部派。

     

      进入中国最早的是《摩诃僧祇律》,简称《僧祇律》,全名意思是「大众律」,是大众部的戒律书,由东晋法显和尚至中天竺求取。东晋义熙十四年(418),佛陀跋陀罗与法显一同汉译,共40卷。在这之前,最早在曹魏嘉平二年(250),中印度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本》。咸康年间又有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

     

      《僧祇律》盛行于南北朝时期,与鸠摩罗什译出的《十诵律》皆为显学,江南一带多尊崇《十诵律》,关中则多尚《僧祇律》,隋唐时期,渐为《四分律》的律宗所取代,《摩诃僧祇律》逐渐退出主流。

     

      但《摩诃僧祇律》里记载了很多故事,值得一读。

     

      复次佛住舍卫城,尔时世尊制不得自手取,诸比丘闻已,水及齿木皆从人受,有净人者便得,无净人者苦不能得。尔时世尊为大众说法,有比丘自闻口边臭,在众人下风而坐,不欲令口臭气熏诸梵行人。佛知而故问:「比丘何故在彼坐?如瞋恨人。」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制戒不授不得取,诸比丘水及齿木,皆从人受。有净人者得,无净人者苦不能得,口中气臭恐熏诸梵行人故,在下风而住。」佛言:「从今日听除水及齿木。」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住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不与取,着口中除水及齿木,波夜提。」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在佛陀讲经时,有一位比丘知道自己有口臭,不想影响其他人听经闻法,就做得远远的下风处。佛陀故意问他:「你为什么坐得那么远,好像是生别人的气了?」哪位比丘说出了原委,佛陀就趁机给大众说,要遵守戒律,要每天漱口和刷牙,要是不做,就是犯戒(波夜提,即罪过之意)。可见佛陀对僧众的教育和关心无微不至,对刷牙这件事有也再三强调。

     

      这里佛陀说的「齿木」,也即刷牙的树枝,也就是杨树枝。具体方法是,截杨树枝一小段,咬去木头的其他部分,剩下的纤维,可以做刷牙之用。其实,把「齿木」翻译成「杨柳枝」诗歌误会。「齿木」原文梵文Danta-kastha的意译。danta义为牙齿,kastha义为木片,因此译作「齿木」是比较合乎本意。据《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说:「佛言:有五种木不听嚼:漆树、毒树、舍夷树、摩头树、菩提树,余皆听嚼。」唐代义净大师在印度留学十几年,对印度僧人使用齿木刷牙的情况很熟悉。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第八条「朝嚼齿木」条纠正说:「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陀寺目自亲观。」因为中国多杨柳,但约定俗成了,就沿用下来了。《四分律》卷五十三中载:

     

      时诸比丘口臭,佛言:「应嚼杨枝。不嚼杨枝有五事过:口气臭,不别味,增益热阴,不引食,眼不明。不嚼杨枝有如是五过。嚼杨枝有五事利益:一、口气不臭,二、别味,三、热阴消,四、引食,五、眼明。

     

      中国传统的「头陀十八物」或者「比丘十八物」,都沿用这个说法,十八物是指佛教僧侣苦修生活特别是在参访中必须携带的物品,它们是杨柳枝、澡豆、三衣、水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18种。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

     

      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象。

     

      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梵网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卷十下)

     

      这18种物品,除了佛经、佛像、香炉,大抵可分为清洁用品、饮食器具、衣物、行坐卧具等几类。其中第一种就是杨树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牙刷。但后来出现的《敕修百丈清规》,只有「十三物」,牙刷被排除在外了。这说明,中国人对刷牙这件事并不很重视,当然僧侣也如此。

     

      这从后来义凈大师从海外写来的书信里可以看出,从汉代佛教传入,到唐代约五百年,刷牙这条戒律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他所传四十条中,饭后漱口和早晨刷牙就占两条,都试管口腔清洁。

     

      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若其不然,受礼礼他,悉皆得罪。(第八条)

     

      食罢之时。或以器承。或在屏处。或向渠窦。或可临阶。或自持瓶。或令人授水 。手必净洗口嚼齿木。疏牙刮舌务令清洁。余津若在即不成斋。(第五条)

     

      义凈大师还强调说,「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三岁童子咸即教为。圣教俗流俱通利益,既申臧否行舍随心!」这里三岁的孩子都已经学会的事,难道我们还做不到吗?其殷切的期望,可见一斑。

     

      不过话说回来,在刷牙这件事上,西方社会也并不先进。美国牙医历史学会前主席本•斯万森博士(Dr. Ben Swanson)说,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很多美国人还是不刷牙。问题是猪鬃做的牙刷毛很容易吧嘴唇弄破。直到合成纤维发明以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

     

      能闻佛法,包括戒律,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法显和尚和玄奘大师都记载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佛陀曾把一段齿木插在土中,马上长出一棵六七尺高的大树,枝茂叶繁。很多外道对此羡慕嫉妒恨,想砍倒、想拔除,都没法做到。到玄奘取经的时候,这棵大树还「繁茂至今」,「春秋递代,常无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