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孝与儒孝之比较

 

发布: 2017-07-23 07:58:51   作者: 广德法师   来源: 本网讯   

 


 

  中国唐代大儒韩愈在不了解佛教的情况下,曾极力主张辟佛。后来他因故被贬到潮州,在潮州认识了一位大颠和尚,谈话之间,仍对佛教予以批评。大颠和尚问他:你对佛教究竟有哪些不满?韩愈回答道:我最不满和反对佛教的原因,就是佛家不讲孝道,做人不讲孝道怎么可以呢?大颠和尚听他这么说,就进一步问道:你说佛家不讲孝道,请问阁下在哪一部佛经中,看到佛陀对孝道不予重视的言说?韩愈被他这一问愣住了,竟然不知如何作答。其实,佛教是最讲孝道的,佛教很多的理论、实践都与孝道密切相关。

 


 

一、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伦理思想之一。孔子把它看作「仁」的根本,《论语》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自汉代以后,随着儒家独尊,倡导孝行,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孝道系统。

 

  1.事亲之孝,即孝顺父母。它包括赡养、顺从、尊重等方面的内容。

 

  2.慎终追远。慎终即谨慎地为父母送终,追远即追念祖先。自商至周,随着宗教制度的典型化,形成了繁杂的祭礼和宗庙制度。现在每年一次的清明节,就是追远的延续。

 

  3.移孝为忠。孝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忠是社会伦理的基点,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忠孝往往被连结在一起。《孝经》云:「人之大伦,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

 

  古今「孝」的观念,都是以孝敬父母作为出发点,作为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已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 Default
  •  



     

    二、佛教的孝道思想

     


     

      佛教是最重孝道的。佛教的经论都以孝为本,佛弟子的修行也以孝为基。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孝为本也。」《观无量寿佛经》也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三国时,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也着重突出孝的重要性。谓「布施诸圣贤,不如孝事其亲」。把「孝亲」置于「布施」之上。历代高僧大德也大力宣扬孝道,如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撰有《孝闻说》、《广孝说》等文章。印光大师也着有《佛教以孝为本论》一文。《释门真孝录》也专辑佛祖经书中论孝亲事者。真歇禅师在《庆生报本戒杀文》中更真实地道出了孝的重要性,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恼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亦非旃檀雕刻,但看现在爹娘,便是观音弥勒,但能孝敬得他,何须别作功德。」

     

      释尊是最孝顺敬重父母的。释迦牟尼佛传记中记载:释尊做太子时,几次都要求出家,父王不许,为了挽留,还特意为他建造了寒暑雨三时之宫殿来系留太子,要他与常人一样,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释尊只好顺从父王旨意,娶妻生子,待一切要求都做到了,净饭王无话可说。于是释尊为了自己的理想——探究宇宙人生之真谛,才毅然地在二月初八凌晨离宫出走。他到处行脚,参访明师,修习禅定,最终在腊月初八凌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后来,净饭王驾崩,释尊与阿难等尊者,都守护在净饭王灵前,直到出殡的那一天,阿难尊者以佛堂弟的身份,要求他为伯父扶棺,罗睺罗尊者亦以净饭王的长孙身份,要求为其祖父扶棺,佛陀对他两人的请求予以婉拒。自己亲自为父王扶灵柩,安葬在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灵鹫山。佛乃三界导师,四生慈父,父死尚且亲扶灵柩,难道这是不孝的行为吗?又有谁能说佛教不讲孝道呢?

     

  • Default
  •  



     

      又有记载释尊成道后,为报母亲十月怀胎之恩,上升到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摩耶夫人,因生释尊的功德,七日后殁,转生到忉利天)。还特为她宣讲感人心腑的《地藏经》。

     

      纵观佛陀一生的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如佛出世七日,其生母殁,由其姨妈抚养带大。晚年姨妈想出家,佛陀顾虑女性出家的麻烦,就没有答应。后经阿难一再请求,并述姨妈养育之恩,又见姨妈等的决意表态,佛才答应,并定了八敬法,比丘尼从此开始。又如释尊为了教育弟子注重孝道,宣讲了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经中叙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等等的孕育之恩,做儿女的应当尽力报答。

     

      此外,佛教还有地藏菩萨救母的事例、目犍连尊者孝母的事迹等,感人至深。

     


     

    三、儒孝与佛孝两者之比较

     

      

     

      儒孝与佛孝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两者都重视孝道。印光大师着的《佛教以孝为本论》云:「孝之为道,其大无处。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灵峰宗论孝闻说》云:「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又云:「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都把孝看作是世出世间法的根本宗旨,说明两者是一致的。

     

      不同之处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说:

     

      一者,孝的方式不同

     

      如以生日为例,世人每逢生日就大摆酒席,来庆祝降世之日,殊不知此日乃母亲受苦受难之日。此日宜戒杀放生,广行善事,为母亲祈福延寿。而世人却大摆酒席,恣意杀生,广积怨业。至于佛弟子就不同了,佛弟子每逢生日,就想起此日是母亲受难之日,应为母亲广行善事,拜佛念经,忏悔业障,以求母亲增福增寿,这就是两种不同孝道的表现。

     

      二者,孝的范围不同

     

      世间孝,范围小;出世间孝,范围大。印光大师云:「佛之教孝也,远且大矣。」又云:「佛教之孝,前溯无始,后尽未来,无不弥纶而包括之。」世间孝,仅仅报答现世父母;出世间孝,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梵网戒经》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即是佛弟子修孝顺者……为作盂兰盆。」

     

      三者,孝的目的不同

     

      云栖袾宏云:「世间之孝三,出世之孝一。一者承欢侍奉而甘味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谓成圣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印光大师也云:「世间之孝,显而易见,有迹可循。释氏之孝,晦而难明,略于迹而专致力于本也。何以言之?儒者服劳奉养以安其亲,孝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其亲,大孝也。推极而论,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发挥……论孝至此,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然其为孝,皆显乎耳目之间,人所易见。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

     

      从上面两位大师的话可以看出,世间孝的目的不究竟,不圆满;惟有出世间之孝,才是究竟的、圆满的孝。故莲池大师的七笔勾言:「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的离尘垢,子道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