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大斋胜会简介 (六)

 

发布: 2016-04-12 18:56:32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七)奉请下堂

 

  请下堂召请流程为: 奉请十四席─→召请诸类孤魂─→说破地狱偈─→天道路─→离怖畏─→开咽喉解怨结─→沐浴─→治衣─→净六根三业─→燃香达信─→为六道群生奉请三宝─→皈依

 



 

  • Default
  •  






     

      (1) 说破地狱偈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主法观想地狱囚徒丶业障深重者,虽蒙召请,仍无法脱离痛苦前来法会。因此,主法诵七遍破地狱偈及四十九遍破地狱真言,观想十方地狱铁城门户,一振而开,其中一切苦具悉隐没,一切囚徒听到咒音,都识得本心,互相通报,来到法会之中,祈求解脱。

     

      (2) 开道路 「故凡居有性之伦,尽优入无遮之会,至於俱造十恶,久处三途,虽令自便於此时,犹或未通於前路。跌足险之地,縻身於幽暗之乡,若此多艰,保能善达。」又恐怕无数众生因恶业障碍,迷失道路,障阻重重,无法顺利到达,此时主要依靠咒力,令众生即得平坦大道来到法会。

     

      (3) 离怖畏 「六凡类多,极显冥而俱至,三尊威重,谅畏爱之兼怀,非凭方便,慰悦众心,恐或逡巡,却退一面,乃宣秘语,以被前机,冀顿忘惊怖之情,俾咸获安详而住。」众生虽然都来到法会,但因受曾造恶业障碍,内心畏怯,主法依鉴定再诵咒音,令众生身心安泰,无所恐惧。

     

      (4) 开咽喉 「彼丑其形,斯名日鬼,头若山峰之耸,咽如针孔之微,怅水浆之莫通,谅饥馁之惟甚。三涂虽异,众类良多,以因行之或同,故果报之相似,用宣秘密,大巧若拙破悭贪,冀饮膳之甘和,必喉吭之宽畅。」地狱丶畜生丶饿鬼三途中的众生因宿业障碍,所以喉咙微细,饮食不通,主法以密咒打开地狱丶畜生丶饿鬼三途众生的咽喉,他们的喉咙就变得非常宽大丶畅通,可以顺利饮食了。

     

      (5) 解怨结 「诸法本空,宁有我人之相,此心无党,何分恩怨之情,由不了外境之非他,故妄认此身之为自,於是更相你汝,各立封疆。因意向之稍达,及言辞之靡顺,悻然变色,遽行非理之瞋,忽尔生憎,遂起无根之谤。…」六道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明白诸法皆空丶无我的道理丶斤斤计较你我,执着已见,只因一小事或别人说话稍不适当,就生起勃然大怒,常常累积许多怨恨烦恼。主法观想众生来到法会,同聚一堂,都起了欢喜心,宿怨销释,转为相互敬爱。

     

      (6) 沐浴 「六趣之居不同,无非浊恶。三涂之报最丑,悉是腥臊。若云即事以为言,未免於心而有碍,须亲澡浴,冀得清凉,法水初沾,现全身光洁,慈风一拂,俾当念以开明,毋故迟回,宜当趣进。」六道之中诸多痛苦,理当沐浴更衣,去除罪垢,以得清凉。沐浴之前,香灯法师要先到沐浴亭前点上香丶烛丶浴盆内放温水,并准备好新毛巾丶香皂等,然後捧起六道众生的黑牌位,安放到盆中沐浴。

     

      (7) 治衣 「入室而悟水因,既宣明於妙触,澡身而去尘秽,载谨肃於外仪,由亲承佛力之加。俾悉反人形之旧,同然一相,会彼千差。将亲近於尊容,必庄严於盛服,宣之以真言秘密,照之以妙观幽微;发起净缘,资成等施,天衣自然被体,不待意求,法药普与熏心,何论念感。」主法观想六道群生皆因法力,一同都变成人形,相貌端正,着庄严的衣服,威仪具足,非常欢喜快乐的样子。「不洗尘丶不洗体,既妙悟於圆通,必振衣丶必弹冠,复善修其容止,斯可遇无遮之会,是为登大觉之门。宿学深者,於兹焕发性灵,自障重者,至此顿忘业习。」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丶习气都消失殆尽,香灯法师再将黑牌位请出沐浴亭,供放在桌上。

     

      (8) 净六根三业 「维尔群灵俱集会,将亲三宝作皈依,身仪俱已获庄严,或有未能清口意,载假如来方便道,为除三业众愆尤,只於当念了真空,六用一时俱寂静。」主法观想六道群生,三业六根(身丶口丶意是三业;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是六根),各获清静。

     

      (9) 燃香达信 「维尔群灵无始劫,飘零六道未知归,幸哉今夕以何缘,罄法界中蒙普度,此际将亲三宝众,先须虔热一炉香,以兹清供寓真诚,愿赐慈悲为纳受。」主法观想用香云海普熏三宝丶圣贤之前,诸佛慈悲纳受,为六道群生通达信心,无不周遍。

     

      (10) 为六道群生奉请三宝 「维尔群灵咸在列,肃清三业莹无尘,从兹欲入大乘门,是必先投三宝境,夙世已修须发习,今身初学可为因,将行胜法作皈依,故此最初勤奉请。」主法想三宝圣贤悉皆云集座筵,证明作法。

     

      (11) 皈依 「至心归命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佛陀耶(梵语:佛)丶达摩耶(梵语:法)丶僧伽耶(梵语:僧),并诸眷属。」主法带领六道众生一起皈依三宝。

     


     

    (八)授幽冥戒

     

      引导六道亡灵洗涤前愆,净其业识,在三宝前忏悔丶发四弘誓愿丶皈依丶受戒。希望亡灵消除业障,断恶修善,离若得乐,才能与佛心相应。 幽冥戒就是授予亡灵菩萨戒,令众生守戒,得以远离一劫身丶口丶意恶业,而获得清净,增长善心与善法。三恶道的众生因为生前造恶业才会堕入恶趣。说幽冥戒,即是本着菩萨度众的慈悲心肠,带领被召释出来的冥界众生皈依三宝丶求忏悔,乃至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丶受大乘戒。这些过程主要就是希望众生能在学善持戒丶出离痛苦,解开心结,也能与阳界凡众解冤消业,这样才能真正脱离烦恼丶痛苦,进而超脱轮回之苦。恶道众生的苦报深重,如果没有亲友代替他们行善,接受诲示正道,他们就没有机会超脱。

     



     

  • Default
  •  






     

      第五天晚上七点,才刚圆满请下堂佛事,紧接着晚上又进入水陆的第二大高潮——授「幽冥戒」。当晚要为六道众生受幽冥戒,这是非常重要的佛事,连外坛都暂停放焰口。六道众生迎请来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受戒,身心都得到了清净之後,才能具足善念。 「幽冥戒」由高僧主法受戒,斋主如法观想亡灵亲临戒坛,代替历代祖先丶怨亲债主行忏悔丶领纳清净戒律。整个受戒过程非常严谨而慎重,虽然是为幽冥戒的众生受戒,但所有参与其中者,也会发现佛法要义在受戒过程中流露无遗。 「幽冥戒」的受戒过程:发信心─→皈依三宝─→忏悔─→发菩提心─→求戒─→三番羯摩─→说十种戒相。

     


     

    (九)奉供下堂

     

      告赦及供下堂即是准备美味素斋,供养六道群灵,进入内坛列座安享法味。奉请使者带着赦书驾临地府,让受苦的六道群灵得赴法会;为了排除他们的障碍,必须行召请亡魂丶说破地狱偈丶开道路丶离怖畏丶开咽喉丶解冤结等程序,给予亡灵安定,并皈依三宝。并为其诵《阿弥陀经》及念佛。下午放焰口,施食地狱众生。供下堂是准备六尘妙供来施供给十四席。令所有一切众生:人道顿悟真归,修罗道调伏瞋心,饿鬼道咸获饱满,畜生道自得智慧,地狱道永脱拘囚。 六道凡众得到法义妙戒後,都充满禅悦法喜。斋主用欢喜心诚邀他们入坛列坐,主法依法加持法食(以佛法为食,用来长养智慧之生命),施甘露(将《大悲咒》加持的净水,遍洒供食之上),献上六尘妙供:香丶花丶灯丶食丶宝丶法,增长众生的慧食。这时功德主再将随身携带来的珍宝作为献佛,举凡手表丶戒指丶项链等。但已经供过上堂的供品,不应该再拿来供下堂。 第七天中午十一点半,进内坛参加供下堂。下堂十四席桌上都摆上了各色供饭菜丶水果及馒头等供品。供下堂与供上堂的流程基本上大同小异。

     



     

  • Default
  •  






     

      主法带领斋主到各席--上香,向各席表明斋主诚心供养的心意。 献供仪式後,献香丶献花丶献灯。。。 在各献供真言的唱诵中,代表的斋主一一举献各种妙宝,也包括了大家献出的种种宝物。举献过的宝物配合快节奏的唱诵声,一一在场中流转,宝物上信众供养的红包也不断增加,代表着大家最深的敬意。献供时主法观想六道群灵丶随筵神众丶诸亡灵等,欢喜受供,皆悉充足。最後大家一同诵《阿弥陀经》,绕场念阿弥陀佛佛号,承佛威光,使祖先亲眷丶六道群生都能享受到佛法的妙味,开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