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集锦(二)

 

发布: 2015-06-13 17:29:05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本网转载   

 

13、何法示人?

 

摘要: 禅者好问,因为他们对人生,佛道、禅心,充满疑问,但另一方面的回答,往往又答非所问,看起来答问没有关连,但实际上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所谓真理,有时同中有异,有时异中有同,其实同异皆一如,动静皆一如,东西 ......

 

  临济禅师与凤林禅师交往时,有一次凤林禅师问道:“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不知您愿不愿意回答?”  

 

    临济禅师回答道:“谁不知道凤林上人是位大诗人,我可不要挖自己的肉作疮!不过我倒很好奇您的问题是什么?”

 

    凤林:“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

 

    临济:“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

 

    凤林:“观风看浪起,翫水野帆飘。”

 

    临济:“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

 

    凤林:“任将三寸辉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

 

    临济:“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凤林至此已无话可说,于是临济禅师乃吟颂着:

 

    “大道绝同,任向西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后来沩山禅师看到这句颂词,就问仰山禅师道:“其速度之快,既然连石头的火花都追不上,甚至连闪电的光线也都达不到,那么古圣先贤又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后学呢?”

 

    仰山:“老师您的意思呢?”

 

    沩山:“只要是能言说的,皆无实义。”

 

    仰山:“我并不以为然。”

 

    沩山:“为什么呢?”

 

    仰山:“凡所言说,皆是佛法;凡所佛法,皆在心源;心念一动,遍十方界,石头之火,雷电之光,均不及心快。”

 

    沩山:“确实不错,海月也好,游鱼也好,风浪也好,帆船也好,寂静的江山,萧条的秋天,诗人剑客,天地机遇,总在心中,何关迷悟?何关迟速?”

 

    禅者好问,因为他们对人生,佛道、禅心,充满疑问,但另一方面的回答,往往又答非所问,看起来答问没有关连,但实际上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所谓真理,有时同中有异,有时异中有同,其实同异皆一如,动静皆一如,东西皆一如,空有皆一如,迷悟皆一如。

 

14、进入深山

 

摘要: 这里所说的深山,应该是指我们身体的五蕴山,我们怎样才会进入这座山的?当然不是从某一条路进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该是业缘进入这五蕴山的!不过,深山好修道,藉着我们这座五蕴山,所谓“借假修真”,怎能不值得恭敬膜拜呢?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问道:“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里来的呢?”

 

    洞山禅师道:“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道:“请问老师!自从你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回答说:“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

 

    洞山禅师道:“那我再请问老师,是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呢?”

 

    龙山禅师回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道:“你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你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那似什么?”

 

    龙山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终于提出他的主题问道:“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呢?”

 

  龙山禅师也就着主题回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这里所说的深山,应该是指我们身体的五蕴山,我们怎样才会进入这座山的?当然不是从某一条路进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该是业缘进入这五蕴山的!不过,深山好修道,藉着我们这座五蕴山,所谓“借假修真”,怎能不值得恭敬膜拜呢?

 

15、宛尔不同

 

摘要:临济叫侍者倒给华严的一杯茶,华严不肯回敬临济,这不是看不起临济禅师,因为自己有的,已不需要别人的赐与,自己圆满清净的自性,所谓自家宝藏,何必在乎别人的一杯茶?

 

  临济禅师有一次到襄阳去参访华严禅师,碰巧华严禅师正倚着拄杖在打瞌睡,临济禅师就轻轻地摇醒他,并婉言问道:“禅堂僧众大家莫不精进修持,老禅师为什么有空在这里打瞌睡?”

 

    

 

  华严禅师丝毫不觉惊讶,好像无动于衷地回答道:“一个真正有修持的人,其作风与行为是不同于一般人的,你可不能随便拿我比人!”

 

    临济禅师好像抓住了华严禅师的把柄,立即说道:“这么说您对待不同的参学者,其摄受的方式也就不能千篇一律了!”说着便回头寻找侍者,大声呼唤着:“哪里一位是侍者呀?哪里一位是侍者呀?请给这位真正有修持的华严禅师一杯茶!”

 

    华严禅师对临济禅师如此命令自己侍者奉茶并不以为忤,反而非常愉快地吩咐维那道:“维那!请你把这位远来的学僧,好好地安顿在禅堂里,他能呼唤天下的禅僧!”

 

  

 

  临济禅师对华严禅师如此安排,不但不欢喜感谢,反而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回头对华严禅师说道:“你是有资格打瞌睡的,天下的禅僧没有人像你会接待禅者了。”

 

    华严禅师听后反而生气说道:“你走吧!你叫侍者倒给我的一杯茶,我才不喝哩!”

 

    禅门对临济禅师一向赞美他善于摄化,所谓“临济儿孙满天下”,其实临济禅师也非常受教,在他眼中“善知识也是满天下”。

 

    临济叫侍者倒给华严的一杯茶,华严不肯回敬临济,这不是看不起临济禅师,因为自己有的,已不需要别人的赐与,自己圆满清净的自性,所谓自家宝藏,何必在乎别人的一杯茶?

 

16、缘起性空

 

摘要: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17、哭笑无常

 

摘要: 这一段禅门有名的公案,实在寓有深长的意义。当然这不能用常理去推敲,这必得用禅心去体会。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两大功臣。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鸭子!”

 

    马祖禅师问:“飞到哪里里去了?”

 

    百丈禅师答:“飞过去了!”

 

    马祖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大叫!马祖便指着百丈的鼻子问:“不是在这里吗?你怎可说飞过去了?”

 

    百丈听后,廓然大悟!但他一句话也不说,却回到房里痛哭,禅友问他为什么要哭?他照实告诉大家说马祖老师捏痛了他的鼻子。

 

    禅友们不解似地问道:“是你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百丈禅师回答道:“你们可以去问问老师!”

 

    禅友们问马祖大师,马祖说百丈自己知道,禅友们再回头来问百丈,百丈却哈哈大笑,禅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以前哭,现在又笑呢?

 

    百丈禅师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现在笑!”

 

  

 

  上面这一段禅门有名的公案,实在寓有深长的意义。当然这不能用常理去推敲,这必得用禅心去体会。

 

    马祖禅师问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回答说是野鸭子飞过去了,百丈是在时空上犯了错误,禅,怎可说什么这里那里?过去现在?马祖的这一捏,把时空的分界当下粉碎,百丈就悟了。百丈回答禅友说“以前哭,现在笑”,这是说,时空观念一变,永恒的本体现前,我与世界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当下认识了自我!

 

18、参禅法器

 

摘要: 看今日学者青年,名曰参学,若食住待遇不好,则急急忙忙他去;若人情礼貌不够,则愤愤恨恨离开,比之法远禅师良可慨也。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同参共有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呵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它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

 

    不久,归省禅师又喝斥道:“你们还不他去,难道待我棒打你们?”

 

    法远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来此参学,岂以一杓水泼之便去?就是用棒责打,我们也不愿离开。”

 

    归省禅师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来参禅,那就去挂单吧!”

 

    法远禅师挂单后,曾任典座(煮饭)之职,有一次未曾禀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养大众。

 

    当这件事被归省禅师知道后,就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盗用常住之物,私供大众,除依清规责打外,并应依值偿还!”说后,打了法远禅师三十香板,将其衣物 具估价后,悉数偿还已毕,就将法远赶出寺院。

 

  

 

  法远禅师虽被驱逐山门,但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遂持 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

 

    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给法衣,号圆监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为法忍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得起考验。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

 

    看今日学者青年,名曰参学,若食住待遇不好,则急急忙忙他去;若人情礼貌不够,则愤愤恨恨离开,比之法远禅师良可慨也。

 

19、国师与皇帝

 

摘要: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哪里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是一位佛法素养很高的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说的“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顺治皇帝是一国君主,甚至他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使是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20、用会作么?

 

摘要:略。

 

  景岑禅师有偈云: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

 

    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

 

    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 洲水。”

 

    学僧:“弟子不会。”

 

    景岑:“四海五湖王化里。”

 

    学僧:“如何是学人心?”

 

    景岑:“十方世界是汝心。”

 

    学僧:“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

 

    景岑:“处着身处才是汝着身处。”

 

    学僧:“如何是能着身处?”

 

    景岑:“大海水,深又深。”

 

 

 

   学僧:“不会。”

 

    景岑:“鱼龙出入任升沉。”

 

    学僧:“承老师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会得?”

 

    景岑:“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和学僧的问答,可以看出老师的慈悲开示,一直明明白白的指导,“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朗州山,沣洲水”,普天之下,哪里一处不可给你跨前一步?你如果懂得,五湖四海内何处不能遨游呢?你如果懂得,十方世界都在心中,怎能说身无着落处呢?

 

    学僧问如何会得?景岑禅师反问用会作什么?禅不是会不会,禅是悟,世界都是你的,何用更进一步?

 

21、一得一失

 

摘要: 南泉禅师的学僧,是入门的学僧,侍者是门外的侍者,俗语说:“行家前面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如这两个学僧和侍者,禅语的深浅,从回答的言论中一听即知了。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的学僧,是入门的学僧,侍者是门外的侍者,俗语说:“行家前面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如这两个学僧和侍者,禅语的深浅,从回答的言论中一听即知了。

 

22、三件古董

 

摘要:禅,不是哲学,不是理论,不是只供给谈论。禅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禅是本心,是超越的本心;禅是自然,是古今一样的自然。把真我融和在智能与慈悲里,那就是禅了。

 

  一休禅师的弟子足利将军,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并将其所珍藏的古董一件件地拿出来展示,且频频问一休禅师的看法。禅师回答道:“太好了!为了增添你这些古董的光彩,我也有三件古董,一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二是历朝忠心大臣吃饭的饭碗,三是高僧用的万年拐杖,如果你也收藏在一起就好了。”

 

    

 

    将军欢喜不已地说:“谢谢禅师,要多少钱一件?”

 

    一休道:“不用谢,每件物品只要一千两银子。”

 

    将军虽然心疼,因为觉得这三件古董价值很高,所以花了三千两银子把它买下,并叫侍从随着一休禅师前去取回古董。

 

    一休回到寺中,就对弟子说:“把在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拿来,还有餵狗食的饭碗,以及自己花了十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给来人带回去吧!”

 

    将军的侍从将这三件东西拿回去呈给主人,并说明其来处,将军非常生气地跑去找一休禅师理论。一休和言悦色地开示道:“目前正是饥荒时候,每户人家三餐不继,将军却还有心思在欣赏古董?所以我将你的三千两银子拿去救济贫民,替你做功德,其价值终身受用不尽,比古董更宝贵了。”

 

    将军除惭愧外,更深深佩服禅师的智能与慈悲。

 

  

 

  禅,不是哲学,不是理论,不是只供给谈论。禅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禅是本心,是超越的本心;禅是自然,是古今一样的自然。把真我融和在智能与慈悲里,那就是禅了。

 

23、放下什么?

 

摘要: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24、一生万千

 

摘要:一粒米能生千万粒,那一粒从哪里生的?当然从千万粒生的。“一生万法”、“万法归一”,沩山禅师当然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但他要到黄昏后才说“米里有虫”。

 

  在一座禅寺里,负责煮饭烧菜的典座,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职务之一。但要把这个职务做好,不仅要将饭菜煮出味道,尤其要爱惜米、菜、油、盐,不可糟蹋。参学很多道场的石霜禅师在沩山禅师那里负责典座,管理米粮。

 

    

 

    一天,他正在筛米时,住持沩山禅师来了,对他说:“不可抛散米粒,因为那是施主布施的。”

 

    石霜答道:“一向不抛散。”

 

    沩山就看看四周,从地上拾起一粒米说:“你说不抛散,那么这一粒从哪里里来?”

 

    石霜禅师默默无言,无话回答。

 

    沩山禅师接着说:“莫轻这一粒,因为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

 

    石霜立刻把握机会,问道:“那这一粒从哪里里生出来的?”

 

  

 

  沩山禅师却不回答,呵呵大笑地回方丈室去了,到了黄昏,禅师就出现在禅堂说道:“大家听着,米里有虫!”

 

    一粒米能生千万粒,那一粒从哪里生的?当然从千万粒生的。“一生万法”、“万法归一”,沩山禅师当然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但他要到黄昏后才说“米里有虫”。

 

    这又更深一层的接触到“生而无生”的真理,从万物欣欣向荣里,再能回到不生不灭的真相中,“米里有虫”,还不够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