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皂石雕刻挖耳罗汉坐像

 

发布: 2022-06-15 09:00:42   作者: 本网转载   来源: 改编自新浪佛艺   

 


 

  挖耳罗汉是十八罗汉的第十二位,为梵语 Nagasena。意「龙军」,常称「那先比丘」,也称那迦犀那尊者。是佛学理论家,二十岁具足戒,后修证阿罗汉果。那先比丘到古印度西北舍竭国见国王弥兰陀,应国王的问,以各种比喻广泛说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等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等问题,所有都加载《那先比丘经》里。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最大阐发。又称「挖耳罗汉」。

 

  • Default
  •  


     

    十八世纪精美的皂石雕刻: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坐像

     

  • Default
  •  


     

    十八世纪精美的皂石雕刻: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坐像(局部细节)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坐像系十八世纪精美的皂石雕刻:像高:10.2 厘米。尊者坐在一个精心雕刻而成的草坪上,四周边缘雕饰有荷花卷轴图案。右臂支撑在屈支的右膝上,正在专心致志的清洁着耳朵。整尊造像神态专注、生动逼真、尊者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那迦犀那尊者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原为北印度色玛一王子,长大后放弃王位继承权出家为僧,获阿罗汉果位,释迦牟尼称赞他为断绝尘缘弟子中最好的一位。

     

      尊者还有其他形式的画像。古印度亦有流传《那先比丘经》,记载那先比丘与统治北印度的希腊王弥兰陀说经论道和皈依佛教过程。 此作品画风兼工带写,勾勒罗汉异域面容,以传说中造像入画;遒劲有力的皴法表现硬石,与云朵般弯曲绵延衣饰线条产生对比趣味性,烘托出尊者闲逸自得之情境。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