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名的一百零八座古塔 (2)

 

发布: 2019-04-13 18:45:46   作者: 广州光孝寺   来源: 腾讯网   

 


 

  (续)

 


 

17、西藏扎囊桑耶寺四塔(国四-III-12)

 


 

  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18、陕西户县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国五-III-220)

 


 

  唐代建,是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塔。俗称八宝玉石塔,厅阁式造型、高2.44米,雕刻均极雄健精美。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唐代建筑雕刻精品。

 


 

  • Default
  •  



     

    19、吉林长白灵光塔(国三-III-89)

     


     

      渤海国时代塔。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5层,层层收分,通高12.86米。塔刹呈葫芦形,塔身均磨砖对缝,黄泥作浆,叠涩式塔檐,底边长3.3米,顶边长1.9米。

     


     

    20、陕西周至仙游寺法王塔(国四-III-2)

     


     

      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始建,现存塔为唐代重建,塔7层,高35米,塔底层8.7米见方。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整体迁移至原址北侧2公里的金盆村北梁上。

     


     

    21、河南登封永泰寺塔(国五-III-161)

     


     

      唐,单层密檐式砖塔,采用青砖黄泥垒砌而成,平面呈方形,塔体通高24米。塔身有11层密檐。塔身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檐逐渐内收,外轮廓的连线呈柔和的抛物线状。

     


     

  • Default
  •  



     

    22、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国五-III-56)

     


     

      唐长庆二年(822),为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塔之一,圆形唐塔的典型实例、孤例。塔的铭文有自己特色,是从左到右排列竖写,在全国属于罕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 Default
  •  



     

  • Default
  •  



     

    23、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国一-III-18)

     


     

      南诏王劝丰祐时期(823-859)建。三塔中间最大的塔又名千寻塔、文笔塔。高69.13米(主塔)底方9.9米,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16层砖塔。南北小塔为十级,高42.17米,八角形为楼阁式空心砖塔。

     


     

  • Default
  •  



     

    24、浙江宁波天宁寺塔(国六-III-262)

     


     

      唐咸通四年(863年)造,因塔比较矮小,形似乌龟,俗称“乌龟塔”。天宁寺塔原有东西双塔,东塔清光绪年坍塌。现存西塔系砖结构,立面呈抛物线状.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3.20米,共五层。塔高约12米,壁厚约0.76米,占地面积为10.42平方米。

     


     

  • Default
  •  



     

    25、广东董塘云龙寺塔(国三-III-86)

     


     

      唐乾宁光化年间(894-898年)建,该塔为平面四方形,砖构实心塔。各层四面用仿木构筑法,塔基四周残留着大量的唐代莲花瓣瓦当,是研究广东早期古塔建筑形式的珍贵实物。

     


     

  • Default
  •  



     

    26、山东济南神通寺龙虎塔(国三-II-7)

     


     

      推测塔身为唐,塔顶为宋,高10.8米,砖石结构。塔身每面有刻着火焰状纹样的券门,周身布有刻工精致的高浮雕龙虎、罗汉、力士、伎乐、飞天等形象,气势飞动,华丽壮观。

     


     

    27、山东济南九顶塔(国三-II-7)

     


     

      始建于唐代,因其塔身一塔起,九顶出而得名,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砖对缝砌筑而成。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3层小塔8座,中央筑有中心塔。

     


     

  • Default
  •  



     

    28、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国五-III-43)

     


     

      唐乾符四年(877)建,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6.5米,边长2.21米,单檐单层五迭四注式,覆钵尖锥顶。全由石质雕造。

     


     

  • Default
  •  



     

  • Default
  •  



     

    29、甘肃永昌圣容寺塔(国五-III-240)

     


     

      唐,甘肃省境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佛塔,有大小二塔,隔山谷相望。大塔平面呈方形,塔基边长10.8米,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砖塔,通高16.2米,小塔通高4.9米,为实心。

     


     

    30、浙江临安功臣塔(国五-III-109)

     


     

      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始建。塔因山而得名,1982年维修。 功臣塔为砖砌仿木构楼阁式,方形平面,通高25.3米,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

     


     

    31、福建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国五-III-136)

     


     

      闽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备建九层,建到七层,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告结束。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因用青石料又名乌塔。

     


     

    32、浙江杭州闸口白塔(国三-III-90)

     


     

      吴越国石塔,共九层,高约15米,平面八边形的楼阁式塔建筑,逐层划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廊秀丽挺拔。须弥座束腰上刻有佛经。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

     


     

  • Default
  •  



     

  • Default
  •  



     

    33、河南武陟妙乐寺塔(国五-III-148)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重修。塔为十三级密檐叠涩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内部空心,底边长9米,高34.19米。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19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15。

     


     

  • Default
  •  



     

    34、江苏苏州云岩寺塔(国一-III-21)

     


     

      北宋建隆二年(961)落成,别名虎丘塔。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高47.7米。

     


     

  • Default
  •  



     

    35、广东广州光孝寺南汉铁塔(国一-III-36)

     


     

      南汉西铁塔,铸于大宝六年(963),原为7层,现存3层。东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十年(967),完整地保留了7层。此塔由南汉后主刘鋹捐造,观其龙纹,继承大唐之遗风。

     


     

  • Default
  •  



     

    36、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国三-III-91)

     


     

      南唐(937~975年)重建,密檐式五级八面。高15米。白色石灰岩石砌造。1930年由建筑家刘敦桢主持维修,重新设计制作塔刹(原刹已毁),并修补基座损毁部分。

     


     

  • Default
  •  



     

    37、浙江杭州六和塔(国一-III-25)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建,外围木构为清代重建,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高59.89米。

     


     

    38、上海徐汇龙华塔(国六-III-208)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王钱俶重建,又称“报恩塔”。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

     


     

  • Default
  •  



     

    39、江苏苏州罗汉院双塔(国四-III-6)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雍熙中,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塔的外壁虽为八角形,但内部方室仍沿袭北魏以来旧制,实为唐宋之间砖塔平面演变的实物例证。

     


     

  • Default
  •  



     

    40、河南滑县明福寺塔(国五-III-159)

     


     

      北宋早期建筑,塔高九层,八角亭子顶。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18年(1929年),当地人集资修复至七层,塔顶改为桃状。

     


     

  • Default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