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菩萨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发布: 2019-12-10 01:08:12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释妙江

 


 

  佛教是倡导和平、致力和平的宗教。佛教以智慧的教义,始终高举慈悲平等、净化人心、反对杀戮旗帜,一直推动人类和平相处、和谐共存, 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佛教经文卷帙浩繁、教义众多。大乘信众比较常见的弥勒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菩萨,他们代表着大慈大悲、无私无我、平等友爱、利乐众生、和平世界等理念,这种无私无我的慈悲利众精神、以众生脱离苦海为己任的担当就称为菩萨精神。 菩萨以智慧慈悲的教法,告诉人们以平等心对待处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用菩萨精神根除人们的占有欲望,净化心灵、倡导慈悲、平等和平,有助于降低纷争、减少争端、消弭冲突、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因此,我们佛教信众要高举佛教和平旗帜,秉承践行菩萨道,倡导世界各国的人们充分尊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社会文明。 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文明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共同进步,推动人类世界和平。

 


 

一、佛教几位常见菩萨的精神内涵

 

  汉传佛教菩萨众多,菩萨精神博大精深。但常见的有弥勒菩萨和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菩萨”。这几位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对象,这几位常见菩萨代表了不同精神,他们的精神能净化人的心灵,其无有、包容、平等、慈悲等精神,契合和平理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 弥勒菩萨的包容心。弥勒菩萨身宽体胖,大耳垂肩,整天笑容满面, 非常亲切,惹人心生欢喜。汉传佛教多数寺院都塑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殿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菩萨代表着包容慈悲、生平等心,呈喜悦相。 文殊菩萨的智慧和善巧精神。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又叫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职责是专司智慧,所以在诸大菩萨中,文殊被冠以“大智”的尊号,又称大智文殊。由于智慧第一、 辩才第一,所以被推为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的上首菩萨,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代表着大智和圆满智慧。学习践行文殊精神,断烦恼障、所知障,有了大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把这种智慧和善巧应用到生活中,运用到处理人与人、公司与公司、群体与群体、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的关系中,必能从善如流,理智行事,自利利他,权宜得当,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普贤菩萨的应用和实践精神。普贤又作遍吉菩萨。是华严会上的上首菩萨,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经中说菩萨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而且纯一妙善,所以称作普贤。普贤菩萨以“理德”著称,表“大行”。 他发愿十种,要为弘扬佛法而尽力,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普贤菩萨代表实践精神,是知行合一、解行相应。践行菩萨道,就要把菩萨精神用到工作、生活和学习、待人接物中,用菩萨精神规范言行。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字面义即是“观察(众生的)声音”的菩萨。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差别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与之共存共荣、共享和谐。 使他人快乐的“慈”,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悲”,正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基础。 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地藏菩萨代表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的精神。 以上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几尊菩萨以及他们代表的精神,他们都是以大慈大悲精神救度众生,他们从众生的利益出发,都以无我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担当的精神、和合的精神,使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乐土为己任,这种大慈大悲利众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大乘佛教独有的道德精神。

 

二、菩萨精神有助于世界和平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镌刻着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人类社会以人为本,人是主体。人是有思想理念的高级生命。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主宰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什么样的精神才能“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就是菩萨精神,需要菩萨的包容、无我、慈悲、平等,大行、大愿、大智,反对杀生、减少冲突、消弭战争,实现和平。 世界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菩萨精神就是大乘佛法重要教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当时美国的总统是罗斯福,他看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于是便发电报向中国的太虚大师(佛教高僧)请教,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够和平,如何才能够安乐?太虚大师很有智慧,只用了两个字来回复,就是“无我”。唯有无我,才会真正平等;唯有平等,才能不再起纷争;所以,只要人人能做到“无我”的话,那么战争自然能平息,世界自然能和平,社会自然能和谐,人心自然能安定,人民自然能安乐。因此,佛教菩萨精神契合了人类和平思想,也倡导人类和平相处,和谐共存,净化人心,发扬慈悲精神,以平等智慧的教义,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菩萨精神净化内心,让信众内心坚守和平。经云:内有不平不和之心为因,外有不和不平之事为缘,彼此互相影响,世界才有永无宁日的结果。 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根治世界乱源,须从人们的心灵净化做起,弘扬并实践菩萨的慈悲、平等、智慧、和平、包容教义,从众生心中去实现人类的和平愿望,世界才能真正永久和平。 菩萨精神以包容心减少纷争维护和平。 2014 年3 月2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就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发表了观点,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只要秉持菩萨精神的包容,就能够求同存异、宽容他人、包容他物,也就不会存在任何文明冲突、种族冲突、国家冲突,就可以实现世界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和谐和平共处。 菩萨精神重视平等理念,推动世界和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菩萨一贯重视众生平等,慈悲济世。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是同体大悲平等的极致。菩萨的平等是人与人的平等,众生的平等,万物的平等,同时人与佛也 是平等的。欲求世界和平,必先呼吁世人建立平等心,不但大国小国要平等相处,各种族之间要平等相处,尤其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 以强尊重弱、以有尊重无、以上尊重下,唯有在平等的观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和谐。 菩萨精神以慈悲理念,实践和平。 《法句经》云:“众生皆畏死,无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涅槃经》云:“慈息贪欲, 悲止瞋恚。”人人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果能如此,则 世界才能和平。观音菩萨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去恶从善的要求、离苦 与乐的愿望。提倡菩萨慈悲理念,也必将有助于发扬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有助于实践无私奉献、济世利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等美德, 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完善与提高,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和谐。为了消除人类和平的威胁,需要各国佛教徒共同努力,以菩萨的慈悲、平等、 智慧的理念,实现一种超越种族、超越宗教、超越国界的和平世界。 菩萨以智慧的理念促进和平。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教导 信徒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文殊代表着大智和圆满智慧。菩萨教导我们爱护生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从而为人类和平的思想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维护世界和平,就要学习菩萨智慧的觉悟,以智慧觉悟来判断事理,就知道如何利益众生,如何断除众生的烦恼,如何解脱众生的生死等等。 总之,菩萨精神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和谐共存,本着兼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对话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的精神。菩萨是大乘修学者的榜样、众生第二导师。我们要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三、践行菩萨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和冲突是人类的不幸和灾难。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战争和冲突不仅是普通民众的不幸,也是国家、社会、文明,包括宗教团体的不幸。日军侵华战争中,日军占领佛教圣地中国五台山,大肆窃掠各寺庙的珍贵文物。如显通寺的御赐法器、金刚窟的佛牙、碧山寺的《华严经》字塔,镇海寺章嘉活佛的供器等珍贵文物,被日军宪兵队私分。日军还将塔院寺宽文和尚押在十方堂东北侧,用刺刀活活捅死。 日军对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摧残和屠杀,成为人类佛教和僧众的劫难。 消除战争、化解冲突、维护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当今世界产生不和谐的因素种多,人与人之间因贪欲、无知、憎恨而纷争,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不平等而引起冲突,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因利益关系而掠夺争斗,甚至大动干戈引发战争,这些掠夺和战争是由人们缺乏慈悲、平等、包容的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直接导致的。我们不希望战争再来,不希望人类再次惨遭劫难、生灵涂炭,不希望幸福家庭再次经受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维护和平重任中,我们宗教界人士要发挥正能量作用。 全世界的佛教徒,要高举佛教和平的旗帜,发扬菩萨慈悲、平等、智慧、圆融的理念,倡导世界各国的人们充分尊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社会文明。相互尊重,相互团结,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高扬佛教的和平旗帜。积极宣扬菩萨精神的和平教义,宣扬菩萨的爱心、宣扬菩萨反对贪欲、仇恨和杀戮,宣扬菩萨反对暴力,用菩萨精神根除人们的占有欲望,净化心灵,倡导慈悲、平等、智慧的理念,引导人类朝向宽恕、和解与和平,助力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增加对话、增进宽容。人类不能因国家、民族、种族、宗教和文明的不同,而互相歧视、猜疑、误解,甚至敌视。而要正视不同和差别的客观存在,增加对话、增进了解,互相理解、宽容和包容,实现求同存异、互相关照。佛祖释迦牟尼就要求信徒“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维护宗教的纯洁性。反对利用宗教推行强权政治,反对利用宗教分裂国家,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危害世界和平,反对邪教组织冒用宗教名义破坏社会安宁。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全世界广大的佛教徒要成为维护和平的力量。我们要弘扬菩萨精神,践行菩萨精神,用包容、大智、大行、大悲、大愿,致力于慈悲平等、净化人心,减少争端、反对战争,让人类世界实现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