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為佛塔 皆已成佛道

 

发布: 2012-04-29 11:19:52   作者: 李明岩   来源:    

 


 

李明岩

 


 

  一.歷史追蹤

 

  寺廟,古稱伽藍、精舍,華譯為道場,通俗來說就是世人修行的場所。據佛經記載,寺院歷史可以上溯到佛陀時代,例如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摩羯陀國的迦蘭竹園與鷲岑、毗耶離國的獼猴江與羅樹園、波羅奈斯國的鹿苑等,都是佛陀講經說法的道場。

 

  中國佛教始源於東漢平帝年間,自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將佛教引入中國,並在洛陽建造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伊始,佛教發展便逐漸漢化,在建築、造型藝術等各方面都形成自己的特點,逐步發展成為對中國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泛的宗教。

 

  加拿大漢傳大乘佛教始源於1968年加拿大佛教會的建立;1973年成立的湛山精舍多年來弘揚佛教正法、提倡世界和平、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等理念,以期淨化人心、安定社會。該會在安大略省各地創立了湛山精舍、弘法精舍、湛山禪院、佛海禪院、湛山文物館、法海禪院、湛山學佛院、法華禪院、慈恩禪院和萬佛舍利寶塔寺等道場,定期舉行講經、靜坐、誦經、禮懺等法會,還有讀書會、素食班等活動,深得廣大信眾的信仰和讚揚。

 

  二.寺院文化

 

  寺院是佛教的主要活動場所,佛像、佛經、僧人大多集中於寺廟,是佛教信徒頂禮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眾修行的場所。它有超度信眾進入涅盤境界的功效,同時還有化導民俗、廣設方便、為民祈福的作用。認識寺院,也就大體上認識了佛教。

 

  以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首期工程五台山為例,全山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鐘樓和鼓樓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等幾部分組成,全面展示了佛教文化在哲學及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文化。加拿大湛山精舍現任住持達義法師本著“發菩提心,興建道場,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理念,委由中國金魯班公司負責仿唐建築大木作的開發組裝,旨在構建和諧世界的歷史背景下,通過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的興建,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四大菩薩的慈悲精神傳播於西方,並以此為契機,積極促進加中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交流。

 

  加國佛教四大名山,為滾滾紅塵中的眾生,提供了一片淨土。它不僅是善友往來的吉祥地、人生道路的無為舍、修心養性的安樂國、去除煩惱的清涼山、智行悲願的涅槃城,更是一所療治心理疾病的慈善醫院、維護社會正義的因果法庭、啟發道德良知的教育學校、提升文化修養的藝術中心。在那裡,善男信女們可以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可以聽經聞法、增長福德智慧;可以齋飯素食、廣結善緣功德;可以品茗會友,彼此談禪論道……

 

  三.建寺功德

 

  學佛要常親近道場,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護持道場,為萬千眾生作得度因緣,同樣不容等閒視之。

 

  據《法滅盡經》記載:將來大三災的劫火燒起時,大地一切盡為劫火所焚,唯有曾建造寺院的三寶地不被劫火所焚。《分別善惡業報經》記載:修建房室、殿堂、樓閣供佛及僧,能獲十種如下殊勝功德:

 

  一、一切時中身心安樂、遠離驚怖。

 

  二、常得細軟最妙的床帳被褥。

 

  三、常得漂亮衣服莊嚴自身、身常香潔清淨。

 

  四、若生在人間,常為國王大臣、名門望族;一切所求,隨願滿足,悉皆成就。

 

  五、若為轉輪聖王,統理四天下自在無礙。

 

  六、若生人間、天上,五欲自在。

 

  七、能隨願往生六欲諸天。

 

  八、能隨願往生色界諸天。

 

  九、能隨願往生無色界諸天。

 

  十、若發心修行,於四聖果乃至佛菩提,皆能成就。

 

  建立一個莊嚴的道場,有著不可思議的功德。對一個學佛行者來說,護持道場,就是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道場中,通過誦經、念佛、拜懺等佛事,將功德迴向法界,以佛力加持,圓成佛道。而對於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來說,亦可幫其在第八識田中播撒一顆解脫之種。由此可見,護持道場是一件自利利他、一舉兩得的大善舉。不但能消宿業、積聚資糧;同時也是自我覺照、精進道業、激發菩提心的最佳增上緣。

 

  結語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從印度祗樹給孤獨園到中國白馬寺,從多倫多湛山精舍到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寺院的興建,無疑是佛教的縮影。它凝聚著能工巧匠的聰穎智慧,反映了時代的文化特點,印刻著興衰榮辱的滄桑巨變,記錄了佛教文化的曲折軌跡。它不但是文化史、宗教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像徵。

 

  讚曰:

 

  法水一滴浪悠悠,天台宗風萬古流,

 

  四大名山弘願在,加國再泛度人舟。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