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衰退及失智 (一)

 

发布: 2012-04-30 15:59:45   作者: 陳善東   来源:    

 


 

陳善東

 


  

 

  邁入耳順之年後, 隨著腦部組織的退化, 年長者多會有健忘的體會, 甚至有時懷疑是否罹患了失智(dementia,或稱痴呆、腦退化)。此症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高升。據加拿大醫學會(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家庭醫藥指南」(Home Medical Guide) 稱,在加拿大65歲以上長者中, 每13人有1人患有老年失智(Alzheimers disease),在85歲以上的長者,則每3人有1人罹患此病。由於醫藥的日新月異,人類壽命延長, 年長者罹患失智的風險水漲船高,而失智者神智昏昧,無法自理生活, 有賴親人長期看護,此一症狀,無論就長者本身或其家人而言,自是不容忽視。

 

  輕度認知功能損害與失智

 

    失智本身並非一種疾病,而是由老年失智(Alzheimers disease)或血管性失智(vascular dementia)等病引發的一種綜合性徵侯。在記憶衰退的症狀中,尚有一種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之間,稱之為健忘型輕度認知功能損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 Default
  •  


      

     

      據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在「健忘:知道何時尋求協助」(Forgetfulness:Knowing When to Ask for Help)一文稱,輕度認知功能損害患者之記憶較同齡者差,但其生活尚可自理。症狀包括經常錯放物品,遺忘重要約會、及詞不達意等。親友可能發覺其記憶之衰退, 其本人亦可能因此憂慮而往見醫生。患有此症較無此症狀者易得老年失智,但非必然。失智則是指一種在思維、記憶及推理方面的損害已影響到個人處理日常活動能力的狀況,如無法記憶、迷失於熟悉的環境、無法聽從指引行事、對於時間、空間、人物的混淆、及忽略個人的衛生、營養與安全等。

     

        對於由老年失智引發的症狀,美國老年失智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及香港老年痴呆協會提出了十大警訊,並稱若親友出現下述十項警訊中的數項, 應即請醫生做有關之評估。

     

        1. 失去短期記憶, 影響工作能力。

     

        2. 對熟悉工作之執行亦感困難。

     

        3. 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

     

        4. 對時間及方位之混淆。

     

        5. 判斷力減退。

     

        6. 思考及計算困難。

     

        7. 隨意亂置物品。

     

        8. 情緒行為變幻莫測。

     

        9. 性格轉變。

     

        10. 做事主動性之喪失。

     

      認知衰退及失智之診斷不易

     

        據上述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的「健忘:知道何時尋求協助」一文稱,輕度認知功能損害及失智通常由神經專科醫師經過對患者身體及心理詳細的評估後診斷。但失智一症不易確診。據明報今年6月22日的報導,有「光纖之父」美譽的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在2002至2003年間記憶出現問題時, 其妻黃美芸女士曾分別到腦神經科及老人科醫生求診,但兩名醫生不是說「老人家係咁」,就是說「退休就去玩下啦」,說得輕鬆平常。.....直到2004年左右才得以確診患上腦退化症。

     

      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治療或延緩老年失智

     

        失智主要由老年失智及血管性失智引發。目前的藥物無法修補巳受損害的腦部組織。在老年失智病方面,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在其「急性住院與老年失智」(Acute Hospitaliza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一文稱,「目前無法治療老年失智。」在預防此病的方面, 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長者健康網站(NIH SeniorHealth)答覆此問題時亦稱「目前此病無藥物可以預防。」

     

        美國家庭醫師學會認為,目前的藥物並不能延緩老年失智病的進程,因為此類藥物的效用有限,止於症狀,而非疾病之本身,且具副作用。該會曾與美國醫師學會(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合作,分析所有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治療老年失智的二類,即膽鹼脂脢(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及美金剛(memantine),五種品牌藥物,共四+九份的試驗報告稱,上述藥物的臨床效用有限。該項報告並稱,所有的此類藥物具已知的副作用,氣喘及青光眼等患者皆不適用。在決定使用此類藥物之前,必須權衡藥物對身體的損害,及其對此症有限,甚至亳無助益的輕重,「如果延緩衰退不再是目的時,即不宜以膽鹼酯脢抑制劑或美金剛來治療。」但如前所述,美國家庭醫師學會在其失智及老年失智專題報告中已表示,藥物並不能延緩此病之進程,則就該學會而言,自是不宜使用此類藥物。目前主張藥物不能延緩老年失智進程的醫學機構有增加的趨勢。

     

        藥物既不能治療或預防, 亦不能減緩由老年失智引發的失智進程, 但食物對於由血管或老年失智引發的失智及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影響如何?能否減低此類病症的風險?

     

      食物與輕度認知功能損害

     

       關於此一問題,西班牙康普羅填斯大學(Universadad Complutense)學者奧提卡(R.M. Ortega)等人曾就260位年65-90歲,原未患輕度認知功能損害者進行調查。

     

        結論稱,在食物中攝取較少的飽和性脂肪、膽固醇,及較多的碳水化合物、纖維、維生素C,E等,不但能改善長者的一般健康,亦有益於認知功能。芬蘭的國瑟大學(Univeristy of Kuopio)神經學系學者伊斯克里能(M.H. Eskelinen)等人曾對含有此類脂肪較多的牛油及乳酪等食品進行研究發現在排除血管性疾病、其他類型脂肪及遺傳因素之後,在中年時大量攝取含飽和性脂肪食品較少食者,在老年時罹患認知功能損害的風險高1.36倍,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有助語意記憶(semnatic memory)。

     

      食物與血管性失智

     

        血管性失智多肇因於腦部血管阻塞, 若能預防血管阻塞及中風,即有助此病之防範。美國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及波士頓大學所主持著名的佛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水果及蔬菜對男士中風的防護效用」(Protective Effec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ls on Development of Stroke in Men)報告稱, 每日增加三份水果及蔬菜可減少中風22%的風險。此中的一份水果相當於一個小的蘋果、香蕉、橘子或半個葡萄柚,一份蔬菜大約等於半柸煮熟的紅蘿蔔、西蘭花菜、包心菜,或一柸生蔬菜。

     

        英國倫敦的聖喬治大學(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學者曾就九項此類調查報告綜合分析,其中共257,551人,中風事件4,917次,平均歷時13年。與每日攝取水果及蔬菜不及三份者比較,攝取三至五份者,罹患中風風險低11%,每日攝取五份以上者風險少26%,對缺血及出血性中風(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s)的防範皆具效用。報告呼籲大眾,每日宜攝取五份以上水果、蔬菜以預防中風。蔬菜及水果有降低中風風險之效,則對預防由中風引發的血管性失智當有助益。

     

      食物與老年失智

     

        美國神經學會在其「失智的檢測,診斷及管理」指南建議醫生使用維生素E, 延緩老年失智之進程。其原因,據美國國家老齡化問題研究所的「健康飲食對腦及身體健康重要」(A Healthy Diet May be Important to Brain Health as Well as Body Health)一文稱,「腦部包括高頻代謝率及長壽神經原(neuron)在內的特性,使其特別易受氧化的損害」,而抗氧化劑有阻遏氧化之效,因此「以往在流行病及實驗室的研究顯示,含豊富抗氧化維生素的蔬菜及水果能保護腦部免受此類損害。」維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主要在核果如杏仁、榛子(hazelnut)、花生; 蔬菜如菠菜、西蘭花; 水果如彌猴桃及芒果等。 動物食品中除蛋類含有少許之外, 其他堪稱闕如。

     

        食物中的蔬菜、水果具豊富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及C等, 有減低失智風險之效, 但食物中的飽和性脂肪則不利於認知功能。飽和性脂肪多見之於肉類及奶品。熱帶植物中的椰子及棕櫚油亦屬此類,素食者宜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