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发布: 2014-08-24 11:23:00   作者: 常耀   来源: 常耀   

 

  生存是一种状态,地球上的人类从出生、长大,到慢慢衰退,到一期生命结束。这个过程,正如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一样,有一个生长的周期。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从哲学意义上可以划成若干个阶段。一般天真烂漫的孩童对死亡没有感觉;长大一点,从青少年开始,初次接触到死亡,看到身边的亲友突然间消失不见了,从此没有他们的音容笑貌,失去的那种感受会非常深刻,心里生出隐隐的忧郁;到了青壮年时期,气血开始衰退,身体慢慢变差,这个时期对死亡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的,通常采取逃避的态度,用逃避来忽略时间的流失。

 

  开始接受死亡是老年的到来,古人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寿命也大大延长,再也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只算年青的老人,能活到九十岁、一百岁的大有人在。进入老年,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作古去了,虽说知道时日有限,心里对死亡也有了准备。但是死亡作为一种未知,它让人觉得恐惧、惶恐不安,主要是随之而来肉体的疼痛难耐,能力渐渐失去,变得衰弱的无奈,失去尊严的不堪,精神上的不甘愿、不舍得,还有不知道死后的去向,是更好还是不好?这些通通都不知道,因为对它感觉陌生,所以害怕,有的人反而会美化死亡,以一种奇怪但很有用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安。总之对死亡这件事,一切都是那么样的不可掌控、无法把握。

 

  看着老者身体状况日渐变差,越来越衰老,最后一个一个走了,除了无奈,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就好像站在生死线的边缘,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人群的长龙随着时间挪动,龙头在分界线的另外一边,被捉摸不到的虚空阻隔。站在生这边,帮助那些准备越过死线的人们,完全不知道另一边的事情。这是上天的秘密,是上天对人类的限制。人到了临终,有的人平和安祥地走了,也有的人久卧床榻,病痛纠缠久久不去。按佛教讲这就是业,福禄寿享受长短不一,配合各人造下的业缘,临终便有了千差万别。人生到最后本来就是一出悲剧,不管你的人生曾经多么荣耀、辉煌,多么富有,最终都难逃衰老、病痛缠身。如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如何以一种坦然的方式,看待这个即将告别的人世,面对随时可能会被召唤而去这个事实,这也是许多人所关心的。

 

  《楞严经》卷二有一则故事是波斯匿王与佛陀讨论人死后的情况,波斯匿王请问佛陀,听说物质身体死后就灭亡消失,他对这个问题感觉非常困惑和恐惧,希望佛陀开示。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这段话的意思是,佛陀问波斯匿王:你的身体是否渐渐变坏?你的容貌和儿时相比是否衰坏?佛用恒河水来比喻,说明在变化当中还有一个不灭的自性存在。我们童年看恒河的水,和五十年后再看恒河的水,虽然我们的相貌、身体会改变,有生灭、衰坏,但是能看见河水这个见性没有改变,这个见性是不会变坏的,自然就没有生灭,不变迁,也没有生死。看待生死也是这样,人的真如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我们身体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消失后,不过是舍此身,生彼身,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以断灭的观点看待生死。死不过是一期生命的结束,更换一个身体。那么死后向何方?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

 

  佛教看待死亡,就是教人超越对死亡真相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有信仰,就可以让自己的思想有所寄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死亡。如果你超越了,那么其实可以做到大无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走到人生终点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果报是自己做自己受。有了这种认识和觉悟,心里就可以自己做主,去面对人生必然的终结。佛教徒面对死亡有一个基本的态度,认为死亡是必然的现象,人不可能长生不死,因而不会贪恋人世,浪费资源,以至辗转难于咽气;心中有佛法僧三宝,相信万法唯心,着重于修心,平日已经积极行善积德,持戒念佛,为死后往生西方净土准备了资粮,就能够从容安排老年生活,甚至预知后事,安详而逝。这就是佛教给予人们精神的力量,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就能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圣严法师曾经说过:「要为随时有可能会死而准备,第一不要怕死,第二不要等死,第三要准备死。什么时候死亡会来我们无法得知,但是要有下一念就有可能会死的准备;如果建立这样的死亡观念,不但不会怕死,也不是在等死,反而会激发旺盛的生命力,活得更充实些。」这就是一种超脱,一种面对死亡积极而从容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佛教看待死亡的态度,从学习佛法中培养一种超然出世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