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中国文学

 

发布: 2010-08-06 08:01:00   作者:    来源: 性空长老开示 弟子惟净恭记   

 

【编者按】 禅门文献,佛法禅理,奥妙无穷,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远。禅门经典,本身就是着名的文学作品,为历代文人所喜爱。
近代文学家梁启超先生曾说:「我国近代的纯文学,皆与佛典之翻译文字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印度人向来匠心独运之思潮,付於经典刻画入微,淋漓尽致的文采。此类富於文学性的经典译出之後,激发了中国人的创作力,改变了中国人的诠释法,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文学」。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至今,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盛唐为佛教大丶小乘并弘时期,流传至今的有禅宗丶净土宗丶律宗丶密宗丶天台宗丶唯识宗丶三论宗丶华严宗等大乘八大宗派,以及俱舍丶成实等小乘二宗,共成中国佛教十宗。

 

  佛教的禅学,起源於印度,从佛陀创立佛教之始,发展至西元八世纪的大丶小乘印度禅。自此以後,禅观思想日渐发达,遂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并流传着大量「禅」的文献。通过佛典翻译,禅观思想在东汉末年已传入中国。於魏晋时代,「禅那」的禅极为盛行,各家所参的禅,大多以四禅八定的禅定基础,依经教摄心;及至初祖达摩东来,禅宗才成为独立的宗派,其後发扬光大於六祖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遂由此开演成为「五家七宗」的禅宗。

 

  今天刚好是农历二月初八,湛山精舍循例举行庆祝释迦牟尼佛出家法会。二千多年前,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舍弃了他最尊贵的王位,出家修行,成道以後,就在印度各地宣扬他自己在菩提树下,透过「禅定」而证悟的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今天在这里讲解禅宗,意义相契。

 

禅的含义

 

  「禅」具名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禅源诸诠集》卷一,唐僧宗密大师说:「禅是天竺之语,音禅那。翻中文意,译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禅那」,原意是静息念虑,心注一境,思惟真理;「禅那」意为定中有观丶观中有慧,因此「禅那」亦可称为禅观。禅观宇宙人生真相,以达到定丶慧与止丶观等持结合,恒持常觉,不住於妄念或无念之中,妄真不二,湛然寂照。

 

回光返照 真性现前

 

  佛陀所证悟的真理和教义,并不是一件什麽奇特和奥秘的东西,其究竟的目的,就是对有情众生示教利喜,让迷惑的凡夫俗子,把现前一念清净心,从执着妄想中觉悟过来,常觉不住於五欲六尘之中。我们若能透过佛法的慧解,舍弃了贪丶瞋丶痴丶慢丶疑等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殊胜的涅盘境界。这清净无染的常住真心,就是「禅」的本源,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丶亦名心地。它是不生不灭丶无形无相丶超越生死。

 

  正如四祖道信传法予五祖弘忍的传法偈曰:「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偈文意思是说,凡夫心中的菩提种子,具有开花结果的性能,故「因地」能生菩提涅盘之「道果」;当幻生幻灭的因缘,与清净的本性相应时,从有生丶有灭的现象表面上看来,却展现出「不生不灭」的实相。但因我们有情众生,因往昔无始劫以来,迷执麈境丶背觉合尘,流转六道,永无了期。然而本具的清净佛性「自家宝藏」却不曾远离,只要具凡情的我等,一念回光返照,当下便能找回妄心中的佛性。故吾人须参禅修心,息缘返照,舍妄归真,本性自现。

 

佛性凡圣无别 禅则阶级殊等

 

  据《禅源诸诠集》云:「如果动机不纯,喜欢上等,厌弃下等,抱着利害之心来修行的,是外道禅。…确实相信佛教因果的道理,但也心存喜欢上等,厌弃下等的想法来修的,是凡夫禅。…悟解我空,这个片面真理而修的,是小乘禅。…悟解我丶法两空,这个全面真理而修的,是大乘禅。…若顿悟到自心本来清净,本来没有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修者,是最上乘禅,又名如来清净禅,达摩门下辗转相传者,即此禅也。达摩未来到中土之前,各家所参之禅,都是所谓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

 

习禅是各宗派共有的法门

 

  据太虚大师在《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说,「禅宗」以前的禅,是依教修心禅,又名依教修观禅。下列四段加以说明:

 

  1. 安般禅:安那般那禅法,安世高译有《安般守意经》丶《阴持入经》,专说明「禅定」工夫在调息,由守意而摄心;以数息修禅方法,遂成为汉丶魏丶晋三朝时代,修习禅定之基本法要。

 

  2. 五门禅:佛陀密译的《五门禅法要略》,分别述说五停心观的内容是:对治多贪的不净观丶多瞋的慈悲观丶多疑的因缘观丶散乱的数息观丶以及多慢的念佛观。修习五停心观禅法,观照与智慧兼备,正如〈五门禅法序〉说:「三业之兴,禅丶智为重。禅无智,无以深其寂;智无禅,无以寂其照」;通逹一切法的事相曰智,通逹无为法的空理曰慧。此为当时禅修要旨,亦即後来宗门禅和实相禅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3. 念佛禅:念佛禅行者注重禅净双修,後汉高僧支娄迦谶翻译出《般舟三昧经》,是以不坐丶不卧丶长行念佛,兼修十六观禅和念佛三昧等,为求生净土之最佳法门。僧显丶道安丶慧远丶道绰丶善导等禅师的禅修法要,都足可以代表念佛禅的典范。

 

  4. 实相禅:《中论》丶《大智度论》丶《法华经》丶《维摩诘经》等皆详谈实相,为实相禅之根本经教归依。慧文禅师依《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的理境上修观,即缘生法而见空丶假丶中三谛的道理。弘扬实相禅法的慧思丶智者两位禅师,着有《大乘止观》与《摩诃止观》讲述实相禅的典籍,修习三止三观,教观总持,备受禅门行者的推祟。

 

  • Default
  •  

    中国禅宗的起源与传承

     

      在中国,禅的发展如上述所列举,起初是依经教而修的禅法,及至菩提达摩东来,开演弘扬如来自性清净禅法,成为独立的禅宗。有关「禅」的起源,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一日,佛陀在灵鹫山,时有大梵天王,为令今世丶後世众生获得利益,以金婆罗华献佛,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华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无法意会。唯有大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应,破颜微笑,於是佛陀开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的传承源於佛陀在灵山会上,「以心印心,衣钵传承」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为西天禅宗始祖,其後「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衣钵,以定宗旨」,次第相承至菩提达摩,共计二十八代。中国禅宗则尊奉北魏时,东来的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始祖。其後,禅法的传承次第,计有慧可丶僧璨丶道信丶弘忍丶惠能等,共计六代。因此禅的传承,西天及中土综合起来,共有三十三代。

     

      佛教二千多年来,祖祖法灯相传,自释迦牟尼佛起,各祖师各有一首传法偈语,传佛心印。禅宗的禅,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基本宗旨,又称为宗门禅。

     

    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中国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传至五祖弘忍,继而发扬光大於盛唐的六祖惠能大师。五祖弘忍门下,又分「南宗」惠能与「北宗」神秀二派。北宗主「渐悟」,行於北地,并无分派;而南宗则主「顿悟」,行於南方,遂有「南能丶北秀」之分。六祖惠能门下,有南岳怀让丶青原行思二支,为当代禅宗的主流。南岳门下则有沩仰宗及临济宗;青原门下分曹洞宗丶云门宗丶法眼宗,合共为五家。其後,临济宗门下又分黄龙派与杨岐派,合称七宗。

     

      於是禅宗开演为五家七宗,成为禅学的主流。太虚大师曾说:「中国禅宗,所谓宗门,实到六祖惠能的南宗,始巍然卓立」。这正应验了达摩祖师在传法予二祖慧可时,早有的预言偈语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禅门经典 以指见月

     

      禅,是众生清净的本体;禅的妙用,重视心领神会,而不重视寻章摘句。禅门所标的宗风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期许「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而,「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不过只是不执着於文字的名相而已;「教外别传」,并非不依经教,而是指不抓着佛的具体说法。经教文字,只是用来引导行者了自心丶悟本性的「标月指」。以「指」喻言教;以「月」喻佛法。

     

      禅宗和其他宗派不同之处,是在於不立正依的经典。即使引用经典,就像敲门砖一样,是一时权巧方便的施设。当心门启开,「见自本心,悟自本性」的当下,便不再要拘泥执着於经教的实有。正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禅的最高境界固然是难以言诠表达,但若全无语言丶文字丶概念的启示,则我等凡情,又怎能心领神会到禅的圣谛第一义呢?所以自古以来禅宗祖师们,或讲说丶或着述丶或颂古丶或评唱,皆是禅门的文字般若宝藏。如《楞伽经》丶《六祖坛经》丶《维摩诘经》丶《金刚经》丶《楞严经》等诸经,以及如《碧岩录》丶《永嘉证道歌》丶《景德传灯录》丶《禅源诸诠集》丶《古尊宿语录》丶《指月录》丶《禅林宝训》等着名语录,皆是作为行者参考禅修的文献。

     

    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禅宗对於中国本土的文学影响深远,禅门经典中的言辞,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思维空间,同时这些新兴的名词,也扩大了中国文学的词汇。

     

    扩大中国文学的词汇

     

      例如在《楞严经》卷四中,佛陀教导修行人要「於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後来文学词汇中的「一门深入」文句,不单是指修行方面,更是用来形容在学问知识或一种技术方面的专攻;而「六根清净」,则引申为身心自在,不被外境干扰境界的用词。

     

      禅门语录中的公案,也拓展了民间流传的词汇,现略举其中一些出处,以明其理的言论:

     

    ·「如影随形」语出《景德传灯录》初祖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

     

      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丶写经丶度僧丶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师曰:「并无功德。」

     

      帝问:「何以无功德?」

     

      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问:「如何是真功德?」

     

      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打成一片」源於《碧岩录》第二则评唱: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丶打成一片处?

     

    ·「回光返照」语出《宗镜录》:

     

      若舍己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养。「回光返照」现今则比喻临命终前,神智特然显得反常的短暂旺盛。

     

    文体形式的改变

     

      禅宗的一些经典,不仅义理深远,同时文字也十分优美,可谓中国文学的精华。如《六祖坛经》,被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博士,认为是探索中华文化必读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这种朴实平易,新文体形式的改变,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

     

      对於《维摩诘经》,胡适之博士称它是世界上一首最长的新诗之一,在经中诸品的偈颂,皆展现文学的典雅与修辞的优美。维摩居士的辩才无碍,应机化导,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小说。影响了文学创作的走向,更鼓舞了中国晋丶唐小说的创作。此经中「天女散花」的内容,也常被用为歌剧表演的脚本。

     

    寓禅於诗 以诗喻禅

     

      古代诗歌自东晋时期,禅宗的般若思想,也丰富了中国诗词的意境。诗人深受佛教般若学盛行之影响,着名诗人的作品,无不表现出深受禅宗思想的薰陶,抒发了无欲脱俗丶恬淡清幽的情怀,「玄言诗」也广泛流传。

     

      唐代是佛教发展全盛时期,随着盛唐的八宗兼弘,当代的文人雅士,如王维丶孟浩然丶柳宗元等,对於佛学无不有相当的造谐,所以在我国古代诗词丶歌赋丶偈颂中,不仅「寓禅於诗,以诗喻禅」,而且也是禅僧和诗人思想情操的真实反映。例如《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以诗偈来呈现出般若空的思想,同时也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的体会。

     

      关键词: 禅宗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