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学佛法(一)

 

发布: 2010-08-06 08:01:00   作者:    来源: 乐渡法师开示 周小草恭记   

 

【编者按】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所证悟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的方法,经典卷帙浩瀚,是一门教理奥妙丶哲理丰富的学问,对於一般初学者来说,可能不知从何下手。为方便学习,乐渡长老慈悲,特别为初学佛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修学佛法的基本步骤。

 

  • Default
  •  

      釋迦牟尼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在弘扬佛法的生涯里,留下了无数的身教与言教。後来经过大弟子们数次结集,辑成了如今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一般初学佛法的人,常常会认为佛法的道理,非常深奥,因此没有勇气去研究丶修学。

     

      实际上,佛法是一门有次序条理丶系统分明的学问,同时亦是一种彻底的人生哲学。广义的佛法教化内容,含摄「教丶理丶行丶果」等四法,理论与实践并重。此外,初学佛者想进入佛法堂奥,亦可从信丶解丶行丶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文字般若的教法和理法,能启迪我们的般若智慧,是做人处世,修心养性的指南。

     

      佛陀所宣讲的「法」,泛指宇宙万有丶森罗万象,乃至包括我等世人的精神思想丶观念见解等等。《杂阿含经》云:「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人人皆有真如佛性,十法界众生的自心本具足清净法性,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深信只要肯发心精勤修学,摄心守意丶谛观身行丶依法而修,获得佛法利益的乐果,是必然的。

     

      一般而言,佛法可以依照如下次第进行修持:

     

    第一. 明白善恶

     

  • Default
  •  

      一般社会大众,有些对於「善恶」的定义含糊不清,在此我建议初学佛法的行者,第一步就是要明白善恶的道德标准。尤其是哪一是善法丶哪一是恶法,一定要认识得清清楚楚。

     

      佛法的基本精神就是止恶修善,根据《四十二章经》上说:「众生以十事为善丶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丶口四丶意三是为十。十恶行为:身三者,杀丶盗丶淫;口四者,妄言丶绮语丶恶口丶两舌;意三者,贪丶瞋丶痴。是为十恶行。是恶若止,即为十善」。

     

      我们看了以上这段经文之後,便明白真正「善与恶」的辨别判断,不是来自他人的看法和评论,而是完全根源於个人自已的起心动念,以及行为造作而定。身丶口丶意所生起的十种善法,是十善业;翻转过来,就是十种恶法丶是十恶业。

     

      《分别善恶业报经》说:「一切有情,作业修因,善恶不等,所获报应,差别亦殊」。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有情众生所作善恶诸业,是未来轮回六道的依据。修善业则可得人天福报丶作恶则堕三恶道。种如是因,便得如是果,善恶果报,须由一已承担,谁人都不可以代替;正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的五戒十善,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恶向善,彻底改造自心,以不侵犯别人的守则,令人伦纲常有序,合乎忠丶信丶仁丶义的善恶道德标准。

     

    怎样修学十种善法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的讨论「应该怎样修学十种善法?」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何况身丶口丶意,是善悪的根源,也是受苦的因素,所以要特别加以谨慎防护,不可以放纵自己的身丶口丶意,去造十恶的业因,大家应当勤检点,慎勿放逸:

     

    1. 在身业方面:

     

      不但不杀生害命,而且要救护一切众生。

     

      不但不偷盗他人的财物,而且还要施舍,周济他人。

     

      不但不行染污不正当的行为,而且要修持清净的梵行。

     

      这就是身业方面所修的善法,必须修学,务必使得身业清净。

     

    2. 在口业方面:

     

      不但不说欺骗的妄言,而且还要说忠诚之语。

     

      不但不说绮语,或败坏风俗的话,而且要说有礼义节操之语。

     

      不但不出恶言辱骂,而且要说和蔼慈悲之语。

     

      不但不两舌,挑拨是非,而且更要常说劝慰调和别人的话。

     

      此是口业方面的四种善法,修学佛法的人,必须使口业清净。

     

    3. 在意业方面:

     

      不但不生贪得无厌的心,而且要寡欲知足,知足即是快乐。

     

      不但不生瞋恨恼怒之心,而且忍辱丶慈悲丶利益他人。

     

      不但不生迷惑愚痴之念,而且有正知正见。

     

      意业方面的三种善法,乃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丶一切福德智慧的发源地,这是修学成圣成贤的基础。在意业方面容易犯过,几乎人人都是免不了的,仅是有过错的轻重丶多少之分而已。所以佛经上说:「我们举心动念,无不是业丶无不是罪」。所谓:「心为罪源」即是此意。我们要时时警策自心,勿造贪丶瞋丶痴的恶业。

     

  • Default
  •  

    第二. 辨别利害关系

     

      凡情常为了一己之私欲,将良知隐匿,不分善恶,做出许多损人利己的事情。然而修学佛法的人必须坦诚,放下自我的观念。凡一切起心动念和行为造作,须要审慎认识清楚,继而加以观察:「那一法是真正的利,那一法是真正的害」

     

    什麽叫做「利」

     

      大凡一件事,如果认为是对的,自己既能获得到利乐,而且还要使他人亦能得到利益快乐,在佛法上,就叫做「利」。

     

    什麽叫做「害」

     

  • Default
  •  

      至於「害」的分析亦有确定的区别,一般人多是含糊不解,或者是避害而就利,或故意加以覆藏掩饰,使别人不得辨别真伪。以下是在佛法方面对於利害的分析:

     

      1. 无论在任何事情上,单方面只想使自己得到利益快乐,而让别人受苦的,这便叫做害。

     

      2. 或者在某种情况下,知道自己既得不到利益,但故意使他人也跟着受苦,这样做不利已而损人的事情,就叫做害。

     

      3. 又或在与他人合作共事时,在事先或事後故意计划,令对方亏损而得不到利益的,亦叫做害。

     

      修学佛法的人,知道以上分析「害」的主要因素後,便要在这一方面特别用功去修习,因为古德有云:「初习则勉强,久习会自然」。学佛修行的过程当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将「害」的恶法习气驱除而减少,使其不再生起,然後善法渐渐增长,乃至将身丶口丶意净化到至纯至善的境界为止。

     

      总而言之,以上所讲述的均属於业因,等到事实现前,就是苦乐的结果。所以由於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将来就会招感到苦乐果报。据佛经上说,世界上的法界众生,共有六道,其中又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皆随其善恶业因而定,善因生善道,恶因生恶道。

     

      天道丶人道丶阿修罗道是为三善道,是由其上丶中丶下三种不同的善业之因,而有不同的快乐善果。地狱道丶饿鬼道丶畜牲道是为三恶道。亦是由其上丶中丶下三种不同的恶业之因,而有不同的苦恼恶果。

     

      人道的众生有善恶相间的业因,所以招感的果报有富贵丶贫贱丶寿夭的不同。一般人习而不察,不知生从何来?死归何去?迷昧因果的定律,不知因缘生法之理,这是人生很大的缺陷。

     

      其实,在我们三善道当中,仅有中等的善因,所以招感的果报,亦只是中等的快乐境界。然而,我们的生命时光非常的短促,这一世为人仅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非常短暂,谁又能知道来世是否仍可投生为人,这是无人可以确定的。但如果我们已经有造成之善因,能够上进到天道里去,当然更好,否则我们现世造下恶因,而转生到以下的四道里去,就不免苦多乐少,或是纯粹受苦的境界,那就更不幸了。因此,我们在今生所造的是善因,或是恶因,要特别注意。为了我们将来的苦乐果报,应该尽量造善因,避免造恶因,才是修学佛法的智慧之人。

     

      …下期待续

     

      关键词: 佛法 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