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盛唐三大诗人的佛教情怀

 

发布: 2010-08-06 08:01:00   作者:    来源: 袁仁强   

 

  中国大乘佛教与中华文化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而中国诗词的精萃也无不展现了悲智精神和禅韵情怀。佛教及其思想丶艺术丶美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词宝库,增进了中华思想文明丶艺术文明的进程。

 

  仅截看古代的一个点面,佛教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诗歌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典型时期,尤数盛唐时代的诗歌。本文将着重论述盛唐三位杰出诗人所表达的佛教人文情怀。

 

青莲居士李白

 

  • Default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後身。」在李白这首《答湖州迦叶司马白何人也》中,「金粟如来」所指即为维摩诘居士。而青莲居士正是李白的自号,与其故里青莲乡更是一号双关。他自喻暂住酒肆即意指娑婆秽境,却不忘一心追向维摩诘居士,这充分表达了李白颇具出世的理想。

     

      自古至今的文豪都与佛门三宝缘份极深,李白亦不例外。在其《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中,他写道: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客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後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这首诗说的正是人生如梦,四大假合之身只不过是短暂的存在而已;灭除我们心中的无明,观照般若,我们方可了悟,从而达至逍遥自在,明心见性的境地。本来多有求仙之欲的李白在此却深刻表达「空」丶「了」思想,这正与大隐士王维是不约而同。

     

    诗佛王维

     

  • Default
  •  

      同时在盛唐诗歌颠峰年代,与李白并驾齐驱,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多才多艺,诗琴书画无所不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着称。他的诗歌,颇具进取精神,讥讽达官贵族,直击现实生活,亦有诗篇抒展游侠意气,展现浪漫豪情。而後期诗歌,感念人世险恶,越发推崇佛教,改以描写田园山水丶表达闲情逸致为主,并在其中宣扬佛理禅机。

     

      如《汉江临泛》状写壮丽山川,气势雄浑,意境空阔,唯美之极,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最能代表王维作为田园派杰出诗人的最高艺术成就。而《山居秋瞑》勾画月照丶泉流丶竹喧丶莲动,呈献一幅清纯秀丽的秋雨山色图:「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诗歌用其意境之美丶动感之神,还同时表达了清新丶幽静丶恬淡丶优美的心境。诸如「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浅显易懂丶意境深远丶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能看出诗人是一直借用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理想美,并令心境达至禅境中的空无。

     

      而六祖圆寂时,王维应神会之邀撰写《能禅师碑》,其中有「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和正受。莲花承足,杨枝生时。苟离身心,孰为休咎」,这一段偈颂,完全表明王维已深得南禅义理,明了万物皆空。

     

  • Default
  •  

    悲天悯人的杜甫

     

  • Default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悲悯胸怀和救世理想。这种1000多年前就「发明」的蜗居论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更是极具现实批判意义。毕生困窘了倒丶倍受离乱愁苦煎熬的杜甫当深感无力济世时,他与佛教的缘份得以大幅拓宽。杜甫的中後期诗篇屡提其游历佛寺丶塔碑,与僧众交往广泛,且涉入佛理禅趣的内容也一直在增多。

     

      在杜甫《望牛头寺》中说:「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深。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这首五律喻其不做狂隐和孔子,而要亲近高僧大德,研读佛法。在其《写怀》(二)中也说:「终然契真如,得匪金仙术。」这说明诗人最终对其出身儒学世家的反省和改变,他从此再也不相信儒家和道教仙术是救世的真理,而是归向佛禅真如的境界。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庾信哀虽久,何顒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在这首《上兜率寺》中,杜甫更是表白了一心向佛丶以求慈航的心迹。

     

    结语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後,经过约五丶六百年的发展,到唐代达至鼎盛。盛唐时期,全国有大中型寺院5000多所,小型兰若40000馀处,寺院土地数千万顷,僧尼30多万人,奴婢15万之多;佛经2447部,7399卷;其时,士大夫信佛者不可胜数。许多名闻遐尔的高僧大德和名寺古刹令世人景仰至极,不少高僧还分别成为一代一代国师,因此,学佛成为文苑风尚更是顺理成章。

     

      西域佛教与中国文化就此交融发展,并催生了「盛唐之音」的盛诗时代,也就出现了李白丶王维丶杜甫这样各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李白激情昂扬,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维气静神宁,应当是「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自言),杜甫力透纸背,慨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而笔者最欣赏的当然是王维,不只在其美学思想,而更在其佛学思想。王维的悟性,是每一个文化人所感佩的。此外,同一个盛唐时代的白居易,他的念佛偈语「极乐世界清凉土,无诸恶道及众苦」,其诗「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同一个盛唐时代的李贺,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等,都已成为千古美谈。想必大家都知道「发人深省」和「推敲」这两个典故,是如何源自盛唐两大诗人的,且这些诗人正是与佛学有着深深的缘份。

     

  • Default
  •  

      关键词: 佛教 情怀 盛唐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