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渡长老讲佛教对因缘的看法

 

发布: 2008-07-19 16:35:00   作者:    来源: 乐渡长老讲述 编辑室中文编翻译   

 

  虽然综观世界各宗教彼此之间在形式上有著很大的差异,但所有宗教都有两个共通点:其一是尝试引导信眾朝向修行极「善」之路,再者,各宗教就不同的传统,引领信眾意识到离「恶」向「善」的意义。

 

真正的信仰总是随著深入的认知啟迪而来

 

  一般而言,我们所相信或所信仰的范畴,全赖取决於我们对它的认知和认知的深度。其果断的抉择则是来自於我们认为什麼是合理的;真正深入的信仰大都是根植於个人的真实认知,而不是源自传统、情绪或态度的结果,也从来不会是根植在迷信上头。既然眾生本具足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有了解宇宙万有真相要义的能力,那麼我们都应该要深思熟虑地去选择一个与自己相应的宗教,来开发我们的精神心灵潜能,就好像学生读书去学习一些科目,以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质力量一样。因此,追求诸法实相的真理能够啟发我们对娑婆世界有更广博而深入的认知。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独特处

 

  极致寧静祥和的呈现,看来仅能由个人的直觉认知上获得,因为在那时,人才能够有清晰头脑的觉醒,感到快乐和欢笑开怀。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坐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就是在这种境界中悟道了。

 

  当他在悟道时,他悟到什麼真理?

 

  佛陀证悟到因缘的法则,以及缘起性空的真理。他悟到所有现象的存在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互相依存的;同时他更了解到缘起法则是生命和宇宙万有的成、住、坏、空定律,是永恆不变的真理。

 

了解所有的存在皆由因缘而生

 

  在佛教教义和哲理中,宇宙世间诸法实相存在的基本观念都是依因缘法则而运行的。

 

  什麼是因?什麼是缘?

 

  譬如说,让我们来看一粒种子:假使我们只将它放在桌子上,对著它祈求,「种子呀,种子、树呀,树」,不论我们祈求多久,那粒种子也不会变成一棵树,为什麼呢?

 

  因为那粒种子只是一个因,它是需要某些助缘才能有结果。它的成长需要具足什麼样的条件呢?

 

  土壤、空气、水、阳光和时间的助缘都是缺一不可的;而且,也需要具足种种恰到好处的因缘条件,这粒种子才能长成一棵树。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譬如当一张蓝图、一块土地、一位工人和他的工具等等因缘条件和合具足后,房子才能盖得成。

 

  再者,除了有现在的因缘条件之外,还包括著未来的因缘条件。拿房子这个例子来说,砖头有砖头的因缘条件,柱子有柱子的因缘条件,还有工具、窗户、门、钉子等等也都各自有它的因缘条件。

 

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

 

  所有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各有其因、缘、果、报关係。打个比喻来说,人类有人类的因缘条件,动物、植物和其他所有的万物都一样;山有山的因缘条件,海洋有海洋的因缘条件,家有家的,国有国的,世界有世界的,宇宙也有宇宙的因缘条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出因缘所生法。当我们正视因缘果报法则时,我们的心灵便能从无明、疑惑和妄想中解脱出来,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了。

 

种什麼因得什麼果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因缘条件是所有构成存在的根本,我们就可以对因果理论的观念有更深入的瞭解;更从果从因生的缘起定律,我们很容易认识到一切世间上的事物本身并无自性,是相依相待而存在,彼此不能截然分开的。

 

  有形有相的因果业报事象是较容易显现出来,但是至於那些没有形相的就较难捉摸了。就像近处的因明显,较远处的因则不然;而无量无数的远因就更是隐晦不明,很难加以察觉了。因果是通於三世的,虽然有些因果的根较浅,而有些则是根深蒂固,但善或恶的因果业报是如影随形,因此很明显的看出一个人种什麼因,就会收穫什麼果。

 

  例如当我们种下了苹果的种子,绝不可能期待有桃子的收穫;同样的道理,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当人们越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后,就越不会造恶业了。

 

人的业因主宰了他在六道中的轮迴流转

 

  佛法的另一个基本道理是有关再生。亚洲人多半对此道理都很熟悉,但是西方社会则是在近代才领悟到这样的讲法。再生的道理与因果的教理完全相符,而目前世人对因果,以及对因果如何藉著业力影响每个人再生的议题,都有著相当的关注。

 

  超世俗的因成就了超世俗的果,勤修十善业能成就未来生天的果报,而造作十恶业必受堕地狱的果报;大部份的世人既没有足够善业生天,也没有重大的恶行足以堕落地狱,因此我们必需在这娑婆世界,随著我们累世的业力所招感,忍受著循环不息的生死轮迴之苦果。我们所造作的业和所受的果报理应是相称恰成正比的,因此没有所谓超人的力量在奖励或处罚我们;只是自作业因,自受果报的力量在造就自己的善恶果报。佛教徒所理解的生命轮转教理,并不是指一个人死后会自动地再投胎做人。据佛法上说,有六凡眾生分别在六道生死中流转;眾生由於个人的业因所招感的果报不同,而投生於不同的六道中。

 

六道眾生是那些呢

 

  第一道是天道,总共有二十八层天,是天人的住所;第二是人道,包括所有目前居住在这世上的人类;第三是阿修罗道,虽然阿修罗有天人的果报,但没有天人的德行,其特徵是嫉妒和瞋恨;这三类称为三善道。第四是畜生道,如牛马猪羊等动物,其特徵为愚痴;第五道是饿鬼,其特徵是永不满足的慳贪;第六道是地狱,地狱道眾生必须忍受著无边难以笔墨形容的痛苦;以上三类是三恶道。至於命终后,轮迴到六道中那一道的命运,完全是操纵在各个眾生现世及累世所积聚的业而决定的。

 

轮迴的特质与业因的教义相应

 

  与六道轮迴的教义有著密切关连的是戒杀,我曾遇到许多人都害怕面对这个话题,但是我觉得虽然避而不谈,我们依旧仍是迷惑颠倒。

 

  从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中,各眾生都有父母,但过去世的父母现在又在那裡呢?

 

  我们知道人类是有情的眾生,而有情眾生的心念是有生、住、异、灭不断在无常变化;同时,我们身、口、意的行为也随著心念的迁流而造业,从而招感了种种的果报。

 

  既然我们的来生是取决於现在的业因,所以可以这样假设,我们的父母也许还在生死轮迴流转当中;但是至於他们现住在什麼地方,投生转世到那一道去及以什麼形式存在呢?过去生中的父母和亲朋戚友的去处,我们现时是无法知晓的。

 

  当我们在这一生中造杀业或吃眾生肉时,很有可能吃了我们过去生中曾与我们有过亲属因缘的人;当仔细思考到这一点时,我们还能毫无怜悯慈悲之心去继续造杀业吗?佛陀告诫我们,当我们吃眾生肉时要有这样的观想。

 

  最后我衷心希望将佛法介绍给无数的朋友们,以便帮助他们永脱轮迴之苦。阿弥陀佛!

 

节录自英文原稿 — The Direct Approach to Buddhadharma by S.T.C. of the United States &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