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因果与俗世的因果

 

发布: 2008-07-19 16:25:00   作者: 李鸣远   来源:    

 

  我刚来多伦多的时候去参加政府为新移民所办的ESL课程,班上有俄国人、韩国人、伊朗人、阿拉伯人、以及南亚各国、东欧各国的学生。有一天,我们学到「You reap what you sow」与「He that plants thorns must never expect to gather roses」等谚语。老师问大家「在妳们的母语中是否有类似的话?」结果每一个同学都说有,也各举出一些相同的句子。记得当时我说了一个关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童话故事,并说「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这句名言,在我的国家常被刻在茶杯边缘,放在许多人的书桌上。

 

  我们可以说「因果报应」是全人类共同的生活体验,是一个普世的价值。三年前全球首富、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捐出大半财富成立慈善基金会。不久,财富超过他的美国股神巴菲特也跟进,拿出更多的钱给慈善基金会。这只是两个变成国际新闻的显例,其他较小的相同事例在许多成熟国家经常出现。也有人质疑他们这样做是为求善名,或为了扭转微软公司长期垄断的负面形象。不过我仔细阅读相关的专访,他们心中都有清楚的因果观念,有感恩、惜福、造福等等与佛教教义不谋而合的想法。比尔盖兹多次提到他母亲的话:「获得愈多上天赋与的人,被期待的也愈多」,他相信自己五十岁之后多做好事会更有智慧,啟迪更多希望。巴菲特则在数次被专访时分析他今天成为巨富的「果」,是源於美国自由资本市场制度的某些「因」。他还说,他虽然深爱他的儿女,但决定不留过多的财產给他们,他不认为子女只因为血统的原因即不劳而获他的巨额财富是一件公道的事。

 

  中国人行善积德的观念也与因果报应的想法分不开。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这是《易经》裡的话,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到之前即有。中国民间家家户户都能看到「积善之家庆有餘」的句子掛在门上当对联,已有千百年之久。各地的城隍庙裡,一定有这类的对联高高掛在或刻在樑柱之上:「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而城隍庙是民间信仰,后来被道教收入他的神明系列。

 

  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在所有信仰文化中最特别,第一、佛教没有一位至高至尊的造物者上帝或先知穆罕默德。成佛见道,不能依赖外力,要自己修持,自己积善、自己悟道。有人终生求智慧,修成正果,有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佛菩萨。第二、佛教讲三世因果,六道轮迴。我们这个生命不只是这一生,还有前生和来生。前生还不只一个,有很多前生;来生也有很多。用这个观念来讲因果报应,可以无限延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讲得通,也能发生教化的作用了。佛教的这些特质,使因果轮迴的观念更能深入人心,成为人事间止恶扬善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力量。

 

  《了凡四训》是中国关於因果论的名著。它出於明朝,佛教思想那时已在中国生根。它谈到「业力」可以扭转,命运可以改变,只要不断的行善积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出於此。它是许多人学佛的啟蒙书,流传相当广。

 

  杭州城隍庙裡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下联是「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有前世的缘才在本世结为夫妻,有前世的债,才有父母儿女。这副对联我没亲眼看幅过,是南怀瑾先生有一年在台北演讲提到的。我想它是佛教东传之后写的,因为那是佛教因果轮迴的观念。它很佛教,也很中国。佛教到了一个地方原本是先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后才流佈并生根的,这就是为什麼日本的佛教、韩国的佛教,台湾的佛教会有一小部分不同的原因。

 

  纯就因果报应这部分来说,佛教在中国较易生根,或许跟中国自古有一种阴阳的思想有关。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被引申到生活的每一方面。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从这个道理推及到人事,说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喜一忧,一治一乱等等。然后再被引用到日常生活,比如说一个人若是过分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霉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吝嗇贪钱,就一定会有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被人欺骗。易经阴阳的观念发展到这裡,人生的智慧与佛教的智慧就已合而为一了。

 

  但「月有阴晴圆缺」,这种自然界的规律恆常不变,人事的盛衰与苦乐却会随著人心的动向而变化无常。「人有旦夕祸福」虽然是在讲无常,也在讲因缘的重要。佛教的因果论中,还有一个「缘」,它在因与果的中间。譬如土裡的菜籽是因,夏天採收的新鲜蔬菜是果,那麼「缘」就是使雪融成水的季节气候,以及各种人工与非人工的肥料。佛教的因果论讲究因缘,布施与救苦是种因也是增缘,它劝世人要广结善缘,要随缘自在;碰到恶缘是人的一大考验,它多半是前世的业,应诚恳面对,耐心疏解,坚忍接受磨练,使成增上之缘。把因缘处理好,也就是把过程处理好,是佛教的智慧所在。

 

  讲因果报应最常碰到的疑问是:世间确有人善良又能干,却事事不如意;也有人霸道又苛刻,却一路升官发财,如何解释?依佛教的说法,这是前世果报,是一个人的定业,定业是不能转的,但只要对处境不生二心,时时以佛法为依归,就能得到一份坦然的观自在。

 

  写到此,请容我回到俗世的因果观念中。我从年轻到年长,亲身经歷过不同阶段的政治变迁。这些经歷使我发现到因果报应如果不只停留在佛教教义中,而进入政治制度、司法体系和经济社会之中,是一件极为自然而珍贵的发展。在一个民主政治之制度下,任何大小官以及政党人员都必须努力积极做到最好,因其成绩是直接影响到下一次的选举;这就是其果报。在法治国家,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犯法作恶必有恶报,是现世有报,不待来生。绝大多数公司上市,千万人拥有股权,经营者必须兢业做好,每日做出好的决策,财报每月每季透明公开,果报来得很快,善者得善报,享受营利,不善者必然离职,交出经营权。这是我写这篇短文时,从工头到尾最想陈述的心 : 佛教是我的信仰、民主也是我的信仰 , 十多年来两者竟交融在我的心中,没有掛碍,正向循环,圆满喜乐。